成语成语格式

什么利什么义

什么利什么义的成语

共 5 个成语

jiàn lì wàng yì

成语解释: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。形容人贪财自私。
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》:“当孝文时,天下以郦寄为卖友。夫卖友者,谓见利而忘义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xiāng lì bèi yì

成语解释:趋向私利,违背正义。乡,通“向”。倍,通“背”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,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,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,吾岂可乡利倍义乎!”

详细解释

jū lì sī yì

成语解释:指临财不苟得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居利思义,在约思纯,有守心而无淫行。”

详细解释

jiàn lì sī yì

成语解释: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。形容人无贪欲;廉洁自守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tān lì wàng yì

成语解释:贪求财利,忘却道义。

成语出处: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 姚滴珠避羞惹羞》:“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,在姜秀才家为妾,大娘不容。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,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