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。
成语出处: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六卷:“身后赠谥曰‘恭’曰‘毅’,洵名副其实矣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名声超过实际才能。
成语出处:西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一卷:“禄过其功者削,名过其实者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言:语言;过:超过;越过;实:实际。原指言语不实;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。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、不符合实际。
成语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马良传》:“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,君其察之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誉:声誉,声名。名声超过了其人的实际情况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此数子者,皆誉过其实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犹言言过其实。
成语出处:唐·卢照邻《五悲·悲今日》:“尝谓谈过其实,辨而非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见“名副其实”。
成语出处:茅盾《全运会印象》:“那边的‘国术场’还有一个老头子穿了长衫舞刀,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来,还不是名符其实的‘大杂耍’么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文辞浮夸,不切实际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显宗即位,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,遂废于家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