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主人家的成语

共 22 个成语

之犬

sàng jiā zhī quǎn

成语解释:失去主人家的狗。比喻失去靠山;无处投奔的人。

成语出处: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47回:“忙忙如丧家之犬,急急如漏网之鱼。”

详细解释

窝停

wō tíng zhǔ rén

成语解释:藏匿盗匪、赃物的人或人家。

成语出处:宋洪迈《夷坚癸志 李五郎》:“为盗有求不惬,诬为窝停主人,诉于郡,不见察,故陷党中。”

详细解释

dāng jiā zuò zhǔ

成语解释:作了家庭的主人。比喻对于分内的事务挑重担;尽心负责。也比喻人民有权力;有义务参加治理国家大事。

成语出处:沙汀《风浪》:“申大嫂可以说是全家真正当家作主的人,申大哥也事事听她安排。”

详细解释

dāng jiā zuò zhǔ

成语解释:当家:主持家务。本指主管家政,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。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。

成语出处: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卷:“要当支书,就得认真地当家做主。”

详细解释

无二

jiā wú èr zhǔ

成语解释:指一家之内,不可以有两个主人,否则会发生争吵,不得安静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坊记》:“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,家无二主,尊无二上。”

详细解释

人翁

zhǔ rén wēng

成语解释:当家作主的人。

成语出处:明·洪应明《菜根谭》:“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,独坐中堂,贼便化为家人矣!”

详细解释

有千口,事一人

jiā yǒu qiān kǒu,zhǔ shì yī rén

成语解释:家:家庭;主:主持,掌管。每家不论有多少人,只能有一个人掌管家事。泛指办事都要有为首负责的人。

成语出处:赵树理《李家庄的变迁》:“家有千口,主事一人。有你男人在场,叫你做什么?走吧走吧!”

详细解释

yī jiā zhī zhǔ

成语解释:家庭的当家人。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秦重道:‘妈妈是一家之主,有甚烦难?’”

详细解释

宁为鸡尸,不为牛从

nìng wéi jī shī,bù wéi niú cóng

成语解释:尸:主持,主管。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,也不做大国的仆从。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,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。

成语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“宁为鸡尸,不为牛从。”

详细解释

黄耳传书

huáng ěr chuán shū

成语解释: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初机有俊犬,名曰黄耳,甚爱之。既而羁寓京师,久无家问,……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,犬寻路南走,遂至其家,得报还洛。其后因以为常。”

详细解释

人涉卬否

rén shè shān fǒu

成语解释:别人涉水过河,而我独不渡。《诗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招招舟子,人涉卬否。人涉卬否,卬须我友。”毛传:“卬,我也。”郑玄笺:“人皆涉,我友未至。我独待之而不涉。以言室家之道,非得所适贞女不行,非得礼义昏姻不成。”后用以比喻自有主张,不随便附和。

成语出处:《诗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招招舟子,人涉卬否。人涉卬否,卬须我友。”毛传:“卬,我也。”郑玄笺:“人皆涉,我友未至。我独待之而不涉。以言室家之道,非得所適贞女不行,非得礼义昏姻不成。”

详细解释

宁为鸡尸,无为牛从

nìng wéi jī shī,wú wéi niú cóng

成语解释:尸:主持,主管。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,也不做大国的仆从。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,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。

成语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周显王三十六年》胡三省注:“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,无为牛从。尸,主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傫如丧狗

shì rú sàng gǒu

成语解释: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。语本《史记 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适郑,与弟子相失,孔子独立郭东门……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”裴骃集解引王肃曰:“丧家之狗,主人哀荒,不见饮食,故累然而不得意。孔子生于乱世,道不得行,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。”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黄耳寄书

huáng ěr jì shū

成语解释: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。指传递家信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初机有骏犬,名黄耳,甚爱之。……其后因以为常。”

详细解释

文子同升

wén zǐ tóng shēng

成语解释: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。语出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。子闻之,曰:‘可以为文矣。’”

成语出处:语出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。子闻之,曰:‘可以为文矣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吃闭门羹

chī bì mén gēng

成语解释:羹:流汁食品。比喻串门时,主人不在家,被拒绝进门或受其他冷遇。

成语出处: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11章:“哈哈,学生还愁着吃闭门羹哩!”

详细解释

膏梁子弟

gāo liáng zǐ dì

成语解释:旧时指官僚、地主、有钱人家的子弟。

成语出处:唐 颜师古《<急就篇注>叙》:“若夫缙绅秀彦、膏粱子弟,谓之鄙俚,耻于窥涉,遂使博闻之说,废而弗明。”

详细解释

象牙之塔

xiàng yá zhī tǎ

成语解释:指主张“为艺术而艺术”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。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。

成语出处:鲁迅《集外集拾遗 关于知识阶级》:“现在比较安全一点的,还有一条路,而不做时评而作艺术家,要为艺术而艺术。住在‘象牙之塔’里,目前自然要比别处平安。”

详细解释

当为秋霜,无为槛羊

dāng wéi qiū shuāng,wú wéi jiàn yáng

成语解释:槛:关家畜的栅栏。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。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,不能受制于人,任人摆布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广陵思王荆传》:“荆书与东海王疆曰:‘当为秋霜,无为槛羊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乱臣贼子

luàn chén zéi zǐ

成语解释:旧时指不忠君主;不守臣道;作风反叛的大臣。后指破坏国家统一;损害人民利益的恶人。也作“逆子贼臣”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惧。”

详细解释

求志达道

qiú zhì dá dào

成语解释: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,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。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。语本《论语·季氏》:“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”

成语出处:语本《论语·季氏》:“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国三公

yī guó sān gōng

成语解释:公: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。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。比喻事权不统一,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五年》:“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