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中肯的成语

共 14 个成语

dòng zhòng kěn qìng

成语解释:动:往往,每每;中:切中,打中;肯綮:筋骨结合的地方,比喻问题的关键。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技经肯綮之未尝。”

详细解释

dòng zhōng kěn qǐ

成语解释:观察敏锐,言论能掌握问题的关键处。

成语出处:《元史 韩性传》:“郡之良二千石,政事有所未达,辄往咨访,性从容开导,洞中肯綮,裨益者多。”

详细解释

言必有

yán bì yǒu zhòng

成语解释:中:关键的地方。不说则已;一说就说到点子上。指说话很中肯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子曰:‘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shēn zhōng kěn qìng

成语解释:比喻分析深刻,能击中要害,或能说到点子上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谈言微

tán yán wēi zhòng

成语解释:微中:微妙而又恰中要害。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滑稽列传序》:“谈言微中,亦可以解纷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痒不痛

bù yǎng bù tòng

成语解释:既不痛也不痒。比喻不中肯,没触及要害,不能彻底解决问题。
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回:“不痒不痛,浑身上或寒或热;没撩没乱,满腹中又饱又饥。”

详细解释

支分节解

zhī fēn jié jiě

成语解释:亦作“支分族解”。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。节,关节。族,骨节交错盘结之处。比喻剖析义理,详尽中肯。

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〈中庸章句〉序》:“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,脉络贯通,详略相因,巨细毕举。”

详细解释

大放厥词

dà fàng jué cí

成语解释:厥:其;他的。原指极力铺陈辞藻。现含贬义;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;而且言不中肯。有时也指胡说八道。

成语出处:清 赵翼《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》:“至东坡益大放厥词,别开生面,成一代之大观。”

详细解释

隔靴搔痒

gé xuē sāo yǎng

成语解释: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

成语出处: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》:“曰:‘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?’师曰:‘隔靴搔痒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虎穴得子

hǔ xué dé zǐ

成语解释:比喻诗文贴切中肯。

成语出处: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·佛顶菊》:“先生之作,诚可谓虎穴得子矣!”

详细解释

妙言要道

miào yán yào dào

成语解释:妙:神妙,深微;要:重要,中肯。中肯的名言,深微的道理。

成语出处: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八篇:“宫室之疾,食色之害,宜听妙言要道,以疏神导体。”

详细解释

逆耳之言

nì ěr zhī yán

成语解释:听起来不舒服的话(多指尖锐、中肯的劝告或批评)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”

详细解释

探渊索珠

tàn yuān suǒ zhū

成语解释:渊:深潭。深探九重之渊,索求千金之珠。比喻反复推敲文词,务求中肯得宜。

成语出处: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09卷:“恐非发石取玉,探渊索珠之谓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要言妙道

yào yán miào dào

成语解释:要:重要,中肯;妙:神妙,深微。中肯的名言,深微的道理。

成语出处: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今太子之病,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,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