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战功的成语

共 14 个成语

劳汗马

gōng láo hàn mǎ

成语解释: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指在战场上建立了很大的战功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昊天塔》第一折:“俺子父全忠不到头,功劳汗马一时休。”

详细解释

汗马

hàn mǎ gōng jì

成语解释: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。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。
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闻讣》:“感皇恩宠锡无穷,端不负汗马功绩。”

详细解释

汗马勋劳

hàn mǎ xūn láo

成语解释: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。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。

成语出处:清·吴梅《凤洞山》:“和衷共济祈公等戮力同心敌北兵,方能够汗马勋劳报圣明。”

详细解释

汗马

hàn mǎ gōng láo

成语解释: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指将士立下战功。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。

成语出处:韩非《韩非子 五蠹》:“弃私家之事,而必汗马之劳,家困而上弗论,则穷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汗马之

hàn mǎ zhī gōng

成语解释:谓战功。

成语出处: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一》:“遂良出自草茅,无汗马之功,蒙先帝殊遇,以有今日。”

详细解释

文治武

wén zhì wǔ gōng

成语解释: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法》:“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,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灾,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初出茅庐

chū chū máo lú

成语解释:茅庐:草屋。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;接受邀请;就任军师;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;大败曹兵;立下了战功。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;缺乏经验。

成语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挥如意笑谈中,直须惊破曹公胆,初出茅庐第一功。”

详细解释

汗马之劳

hàn mǎ zhī láo

成语解释:①指征战的劳苦。亦指战功。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。

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,家困而上弗论,则穷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负胜

jīn gōng fù shèng

成语解释:矜:自以为贤能;负:抑指,享有。自夸有战功,以为可以获取胜利。

成语出处:《魏书·崔延伯传》:“延伯矜功负胜,遂唱议先驱。”

详细解释

李广未封

lǐ guǎng wèi fēng

成语解释: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,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,战功显赫,却不见封侯。后因以“李广未封”、“李广不侯”、“李广难封”慨叹功高不爵,命运乖舛。

成语出处:唐·杜甫《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》:“但见文翁能化俗,焉知李广未封侯。”

详细解释

衮衣西归

gǔn yī xī guī

成语解释:衮衣:古代君王穿的礼服;西:向西;归:回来。立下赫赫战功,官拜高位回来。

成语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简文帝咸安元年》:“新政俟才,宜速铨补,俟东方化洽,当衮衣西归。”

详细解释

衮衣以归

gǔn yī yǐ guī

成语解释:衮衣:古代君王穿的礼服;归:回来。立下赫赫战功,官拜高位回来。

成语出处:唐·刘禹锡《贺门下裴相公启》:“绣斧既定,衮衣以归。”

详细解释

杀敌致果

shā dí zhì guǒ

成语解释:致:使得到;果:果敢除敌。勇敢杀敌,建立战功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二年》:“杀敌为果,致果为毅。”

详细解释

武爵武任

wǔ jué wǔ rèn

成语解释: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。

成语出处:《商君书 去强》:“兴兵而伐,则武爵武任,必胜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