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犹言求全责备。
成语出处: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一:“仅有某某数字,于四声未合,即姑置而过存之,亦孰为责备求全者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春秋:孔子修订《春秋》书;贤者:指才德兼备的人。指《春秋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,严格要求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太宗纪赞》:“然《春秋》书中,常责备贤者,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,莫不叹息于斯焉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责:要求。备:完备;齐全。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;必须十全十美;完美无缺才行。
成语出处:宋 刘克庄《后村全集》:“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,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。”
详细解释
gōng zì hòu ér bó zé yú rén 成语解释:躬:自身;责:责备,责问。多严于律己,少苛求别人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回过头来责备自己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无花的蔷薇之二》:“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,应如何反躬自责,激发一点天良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咎:错误。主动承担错误;并责备自己。
成语出处:《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》:“公卿各引咎自责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躬:自身。责备自身并归罪于自己。
成语出处:《周书·武帝纪》:“集百僚于大德殿,帝责躬罪己,问以论政得失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罪己:归罪于己;躬:自己。责备并归罪于自己。
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9卷:“罪己责躬不可无,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既:已经;往:过去;咎:责备。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责任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瞋:通“嗔”,生气。形容欢喜中又带责备。
成语出处:《动摇》:“方太太的回答是半瞋半喜的一笑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罪:责备,怪罪。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,就不加怪罪。
成语出处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六十三回:“起凤道:‘牛兄何不早通姓名,使小弟多多得罪。勿怪,勿怪。’牛通道:‘不知者不罪。’”
详细解释
dà rén bù jiàn xiǎo rén guài 成语解释:怪:责备,埋怨。指地位高对地位低的过错不见怪,加以原谅。
成语出处:陈荫荣《兴唐传·闹花灯》第12回:“常言道:大人不见小人怪,宰相肚里能行船。一为他们无知,二看卑职面上,您就恕过他们吧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。辄:就;总是;咎:责备。
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公不见信于人,私不见助于友,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官场中的门面话,指利用规章、手续来推托、责备的话
成语出处: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待人处事不能求全责备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汉书 东方朔传》: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犹苛求责备。
成语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六回:“一般儿大的人,怎么我的赔送就该那等苟简,姐姐有这些人给办妆奁还嫌长道短?这话怎么讲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贻:赠送;诮:责备,讥讽。在很多方面给人以责备的机会。
成语出处:宋·苏舜钦《杜公谢官表》:“尘污近辅,贻诮多方,绩效不扬,讥议上彻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议论纷纷;有不少抱怨责备的话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定公四年》:“会同难,啧有烦言,莫之治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诛:惩罚,责备。以意图和动机论罪,不问实际结果如何。也指深刻的议论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”集注:“夹子之言,亦《春秋》诛意之法也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