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语本的成语

共 8 个成语

来面目

běn lái miàn mù

成语解释:本来:原来的;面目:面貌。原是佛教用语;指人的本性;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:宋 苏轼《老人行》诗:“一任秋霜换鬓毛,本来面目常如故。”

详细解释

摘瓜抱蔓

zhāi guā bào màn

成语解释:语本唐李贤《黄台瓜辞》:“种瓜黄台下,瓜熟子离离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犹尚可,四摘抱蔓归。”后用以喻一扫而空。

成语出处:语本唐·李贤《黄台瓜辞》:“种瓜黄台下,瓜熟子离离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犹尚可,四摘抱蔓归。”

详细解释

吞声饮恨

tūn shēng yǐn hèn

成语解释:谓抱恨无言。语本南朝梁江淹《恨赋》:“自古皆有死,莫不饮恨而吞声。”

成语出处:语出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自古皆有死,莫不饮恨而吞声。”

详细解释

研京练都

yán jīng liàn dū

成语解释:语本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张衡研京以十年,左思练都以一纪,虽有巨文,亦思之缓也。”言张衡作《二京赋》构思十年乃成,左思作《三都赋》构思十二年(《晋书·左思传》作“十年”)乃成,后因以“研京练都”谓文思缜密而迟缓。

成语出处:语出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张衡研京以十年,左思练都以一纪,虽有巨文,亦思之缓也。”言张衡作《二京赋》构思十年乃成,左思作《三都赋》构思十二年(《晋书·左思传》作“十年”)乃成。

详细解释

奋发踔厉

fèn fā chuō lì

成语解释:奋发有为,意气昂扬。语本唐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议论证据今古,出入经史百子,踔厉风发,率常屈其座人。”

成语出处:语出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议论证据今古,出入经史百子,踔厉风发,率常屈其座人。”

详细解释

真相大白

zhēn xiàng dà bái

成语解释:真相:佛教用语;指本来面目;大白:彻底弄清楚了。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。

成语出处:《花城》1981年第1期:“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,就可以真相大白了。”

详细解释

跑马观花

pǎo mǎ guān huā

成语解释:语本唐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后用“跑马观花”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。

成语出处:语出唐·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
详细解释

水佩风裳

shuǐ pèi fēng shang

成语解释:以水作佩饰,以风为衣裳。语本唐李贺《苏小小墓》诗:“风为裳,水为佩”。本写美人的妆饰。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。

成语出处:语出唐·李贺《苏小小墓》诗:“风为裳,水为佩”。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