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 2 个成语
成语解释: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,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。不,同“否”。济,成。
成语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所谓可,而有否焉,臣献其否,以成其可;君所谓否,而有可焉,臣献其可,以去其否。是以政平而不干,民无争心。”杜预注:“否,不可也。献君之否,以成君可。”
成语解释:德轻得象羽毛一样。谓施行仁德并不困难,而在于其志向有否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: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