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朽木:烂木头;粪土:脏土臭泥。比喻不堪造就、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宰予昼寝,子曰:‘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杇也,于予与何诛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朽木:腐烂的木头。像烂木头的人才。比喻不堪造就或无用的人。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认金梳》第三折:“量你何足道哉,斗筲之器,粪土之墙,朽木之才,精狗儿之人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上进,无法成材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株:树根。朽烂的树根,枯干的树木。比喻老朽无能之辈。
成语出处:明·康海《中山狼》第三折:“俺道您琼材玉树,却元是朽木枯株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不成材的曲木、朽木。比喻劣材。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孟尝》:“槃木朽株,为万乘用者,左右为之容耳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朽坏的木头,污秽的土墙。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。亦作“朽木难彫”。亦作“朽木不雕”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无用的人或物。
成语出处:宋 陈亮《又癸卯秋书》:“如亮已为枯株朽木,与一世并无所关涉,惟于秘书,不敢不致其区区耳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见“朽木不可雕”。
成语出处:《南史·颜延之传》:“尚之望见便阳眠,延之发帘熟视曰:‘朽木难雕’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。比喻心情极端消沉,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。
成语出处:元 石德玉《曲江池》第四折:“小官已为朽木死灰,若非你拯救吹嘘,安能到此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由枯转荣,比喻事物得以新生。
成语出处: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假神》:“朽木生花,白骨生肌,都亏你再把鸿钧铸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镂、雕:雕刻。雕刻冰块和朽木。比喻劳而无功。
成语出处:《北史 儒林传序》:“镂冰雕朽,迄用无成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