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行文的成语

共 5 个成语

出处

wén xíng chū chǔ

成语解释:文:学问;行:品行;出:作官;处:隐居。旧指文人的学问、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。

成语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以四教,文、行、忠、信。”

详细解释

偃武

yǎn wǔ xíng wén

成语解释:同“偃武修文”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今陛下能偃武行文,不复用兵乎?”

详细解释

奋武

kuí wén fèn wǔ

成语解释:施行文教,振奋武事。语本《书·禹贡》:“五百里绥服;三百里揆文教;二百里奋武卫。”孔传:“揆,度也。度王者文教而行之。”

成语出处:语出《书·禹贡》:“五百里绥服;三百里揆文教;二百里奋武卫。”孔传:“揆,度也。度王者文教而行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并下

wǔ háng bìng xià

成语解释:五行文字一并看。形容读书速度快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应奉传》:“奉少聪明,自为童儿及长,凡所经履,莫不暗记,读书五行并下。”

详细解释

字顺

zì shùn wén cóng

成语解释:用词行文自然妥贴,表达清楚。

成语出处:清·陈田《〈明诗纪事戊签〉序》:“其间独照之匠,若荆川、遵岩、震川,变秦汉为欧曾,易诘屈謷牙为字顺文从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