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贤者的成语

共 23 个成语

春秋责备

chūn qiū zé bèi xián zhě

成语解释:春秋:孔子修订《春秋》书;贤者:指才德兼备的人。指《春秋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,严格要求
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太宗纪赞》:“然《春秋》书中,常责备贤者,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,莫不叹息于斯焉。”

详细解释

在位,能在职

xián zhě zài wèi,néng zhě zài zhí

成语解释:有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,有才能的人担当合适的职务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贤者在位,能者在职;国家闲暇,及是时,明其政刑。”

详细解释

下士

lǐ xián xià shì

成语解释:礼:以礼相待;对待有礼貌;贤:指贤士;有美德、有才能的人;下:谦居于别人之下;以示对人尊敬;士: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。对贤者以礼相待;对学者非常尊敬。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 重视人才。
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 李勉传》:“其在朝廷,鲠亮谦介,为宗臣表,礼贤下士有终始,尝引李巡、张参在幕府。”

详细解释

任能

jìn xián rèn néng

成语解释:进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

成语出处: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

详细解释

任能

jǔ xián rèn néng

成语解释: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

成语出处: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

详细解释

使能

jǔ xián shǐ néng

成语解释: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

成语出处:《礼记·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

详细解释

下士

jìng xián xià shì

成语解释:尊敬贤者,屈身交接士人。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敬贤下士,乐善不倦。”

详细解释

无胫而至

wú jìng ér zhì

成语解释:犹无胫而行。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。

成语出处:汉·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,况贤者之有卒乎!”

详细解释

念旧

ài xián niàn jiù

成语解释:念:思念。爱慕贤者,怀念故旧。

成语出处:宋 陈亮《与韩子师侍郎》:“侍郎于此讲之熟矣。爱贤念旧之心,不自知其为谮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古圣先

gǔ shèng xiān xián

成语解释:圣:品德智能极高。贤:有才能有道德。古代的圣人贤者。

成语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十八回:“刚才二奶奶说的古圣先贤,我们也不懂。”

详细解释

人亡邦瘁

rén wáng bāng cuì

成语解释: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”毛传:“殄,尽;瘁,病也。”郑玄笺:“贤人皆言奔亡,则天下邦国,将尽困穷。”后因以“人亡邦瘁”谓贤者不在位,国家因而衰败。

成语出处: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”毛传:“殄,尽;瘁,病也。”郑玄笺:“贤人皆言奔亡,则天下邦国,将尽困穷。”

详细解释

何慕

yì zhě hé mù

成语解释:弋者:射鸟的人。射鸟的人无法取得。比喻贤者隐处,免落入暴乱者之手。

成语出处:唐·张九龄《感遇》诗:“今我游冥冥,弋者何所慕!”

详细解释

何篡

yì zhě hé cuàn

成语解释:弋者:射鸟的人;篡:取得。射鸟的人无法取得。比喻贤者隐处,免落入暴乱者之手。

成语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明》:“鸿飞冥冥,弋人何篡焉?”

详细解释

鸣凤朝阳

míng fèng zhāo yáng

成语解释: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郑玄笺:“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,居高视下,观可集止,喻贤者待礼乃行,翔而后集。梧桐者,犹明君出也。生于朝阳者,被温仁之气,亦君德也。”后因以“鸣凤朝阳”比喻贤臣遇明君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《幼学琼林·卷一·文臣类》:“李善感直言不讳,竞称鸣凤朝阳。”

详细解释

弋人何篡

yì rén hé cuàn

成语解释:弋人:射鸟的人;篡:取得。射鸟的人无法取得。旧喻贤者隐处,免落入暴乱者之手。

成语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明》:“鸿飞冥冥,弋人何篡焉?”

详细解释

举直措枉

jǔ zhí cuò wǎng

成语解释:举:选拔,任用;枉:弯曲,比喻邪恶的人;错:废置,罢黜;直:笔直,比喻正直的人。选用贤者,罢黜奸邪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。”

详细解释

君子之交

jūn zǐ zhī jiāo

成语解释:贤者之间的交情,平淡如水,不尚虚华。

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 山木》:“且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;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”

详细解释

龙蟠凤翥

lóng pán fèng zhù

成语解释:谓贤者遁世归隐。
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水龙吟》词:“古来云海茫茫,道山绛阙知何处?人间自有,赤城居士,龙蟠凤翥。清净无为,坐忘遗照,八篇奇语。”

详细解释

良禽择木

liáng qín zé mù

成语解释:比喻贤者择主而事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十一年》:“鸟则择木,木岂能择鸟。”

详细解释

同明相照

tóng míng xiāng zhào

成语解释: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。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同明相照,同类相求。”

详细解释

隐鳞戢翼

yǐn lín jí yì

成语解释:龙隐匿鳞甲,凤收敛翅膀。比喻贤者隐居待时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任昉《宣德皇后令》:“在昔晦明,隐鳞戢翼。”

详细解释

哲人其萎

zhé rén qí wěi

成语解释: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负手曳杖,消摇于门,歌曰:‘泰山其颓乎,梁木其坏乎,哲人其萎乎!’既歌而入,当户而坐。子贡闻之,曰:‘……夫子殆将病也。’”后因以“哲人其萎”为贤者病逝之典,亦常用作慰唁之词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泰山其颓乎,梁木其坏乎,哲人其萎乎!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