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武备的成语

共 14 个成语

文修

wén xiū wǔ bèi

成语解释:文:指教化。修:指走上正规,已符合标准。备:准备完毕。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。
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十样锦》第一折:“见如今大开学校,文修武备显英豪。”

详细解释

偃革为轩

yǎn gé wéi xuān

成语解释:指停息武备,修治文教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殷事已毕,偃革为轩,倒置兵戈,覆以虎皮,以示天下不复用兵。”裴駰集解引如淳曰:“革者,革车也;轩者,赤黻乘轩也。偃武备而治礼乐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秉文经

bǐng wén jīng wǔ

成语解释:执掌文事,经营武备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梁 沈约《王亮等封侯诏》:“秉文经武,任惟腹心。”

详细解释

偃文修

wǔ yǎn wén xiū

成语解释:文治已实行,武备已停止。形容天下太平。亦作“文修武偃”。

成语出处:明汤显祖《还魂记 榜下》:“正此引奏,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,蒙圣旨武偃文修,今其时矣!”

详细解释

崇文

yǎn wǔ chóng wén

成语解释:停息武备,崇尚文教。

成语出处:《魏书·咸阳王禧传》:“国朝偃武崇文,偏舍来久,州镇兵人,或有雄勇,不闲武艺。”

详细解释

整军饬

zhěng jūn chì wǔ

成语解释:整顿军队,治理武备。

成语出处:章裕昆《武昌首义纪实》:“清廷鉴于甲午之败,认为非整军饬武,不足以图存,乃于光绪乙未(1895年),命温台处道袁世凯督练新军。”

详细解释

整军经

zhěng jūn jīng wǔ

成语解释:经:治理。整顿军队,经营武备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;兼弱攻昧,武之善经也。子姑整军而经武乎!”

详细解释

修文偃

xiū wén yǎn wǔ

成语解释:提倡文教,停息武备。

成语出处:唐·薛逢《九日曲池游眺》:“正当海晏河清日,便是修文偃武时。”

详细解释

偃革尚文

yǎn gé shàng wén

成语解释:停息武备,注重文教。
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萧俛传》:“穆宗初,两河底定,俛与段文昌当国,谓四方无虞,遂议太平事,以为武不可黩,劝帝偃革尚文。”

详细解释

息戈

yǎn wǔ xī gē

成语解释: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“嚣(隗嚣)不及此时推危乘胜,以争天命,而退欲为西伯之事,尊章句,宾友处士,偃武息戈,卑辞事汉,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刀枪入库

dāo qiāng rù kù

成语解释:把刀枪都放进兵库里去。指没有战争;不用武备;也指和平麻痹;解除武装;不作戒备。

成语出处:清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:“其时天下太平已久,真个是:马放南山,刀枪入库,五谷丰登,万民乐业。”

详细解释

胸有甲兵

xiōng yǒu jiǎ bīng

成语解释:甲兵:铠甲和兵器,泛指武备。比喻胸怀韬略。

成语出处: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遇仙》:“才兼文武,惭非伊吕之俦;胸有甲兵,颇让孙吴之术。”

详细解释

足食足兵

zú shí zú bīng

成语解释:食:粮食;兵:武器。粮食充足,武备修整。
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贡问政。子曰:‘足食足兵,民信之矣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偃革倒戈

yǎn gé dǎo gē

成语解释:指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
成语出处:元·刘壎《隐居通议·经史一》:“偃革倒戈,归马放牛,乃灭殷以后事;今楚汉相持,正是兵锋之交,而言及此,曾不顾其为迂,何也?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