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卢植传》:“熹平四年,九江蛮反,四府选植才兼文武,拜九江太守,蛮寇宾服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,文武双全。亦作“文武兼济”、“文武兼全”。
成语出处:汉·荀悦《汉纪·宣帝纪》:“文武兼备,惟所施设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兼资:兼有。兼备有文才武略的人。指文武全才。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朱云传》:“平陵朱云,兼资文武,患正有智略。”
详细解释
xué chéng wén wǔ yì,huò yǔ dì wáng jiā 成语解释:艺:技艺;货:财物。学成文武全才,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。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19卷:“陈辛曰:‘我正是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。’不数日,去赴选场,偕众伺候挂榜。”
详细解释
xué chéng wén wǔ yì,huò yú dì wáng jiā 成语解释:艺:技艺;货:财物。学成文武全才,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。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楔子:“自古道,学成文武艺,货于帝王家。必然见俺二人学业成就,着俺下山,进取功名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文:文才;武:武艺。能文能武,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李光弼传》:“蕴孙、吴之略、有文武之才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;能文能武。文:文才;武:武艺。
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 和凝传》:“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,后必享重位,尔宜谨事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兼:并。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,能文能武。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桃园结义》第一折:“平生正直刚强,文武兼济,喜看《春秋左传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兼:并。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,能文能武。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举马楤自代状》:“前件官文武兼资,宽猛得所,累更方镇皆有功,若以代臣实为至当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能:能够,信任。指人文武双全。
成语出处: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四折:“凭着我能文善武才人敌,俺父亲将我来许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韬:古代兵书《六韬》,即文韬、武韬、龙韬、虎韬、豹韬、犬韬。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。
成语出处:唐·杨炯《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》:“上略中略,奏山石之奇谋;文韬武韬,奉川璜之秘诀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演:演习。操演兵马,修明文教。指文武并重。
成语出处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5回:“终日修文演武,讲论兵机战法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谓文武兼备。
成语出处:唐·刘禹锡《寄毗陵杨给事》诗之一:“好著櫜鞬莫惆怅,出文入武是全才。”
详细解释
wén wǔ zhī dào,yī zhāng yī chí 成语解释:文、武:指周文王和周武王。意思是宽严相结合,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·杂记下》:“张而不弛,文武弗能也;弛而不张,文武弗为也。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谓文武官员习于安逸,贪婪成性。
成语出处: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第八卷:“黄殿、李勇、吴外等,因民弗忍,又窥台吏文婪武嬉,遂谋变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称人兼备文武之才,入朝为文臣,出朝为将帅。
成语出处:唐·张说《河西节度副大使都督安公碑》:“总军挟郡,入文出武。三十年间,式遏戎虏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出征可为将帅,入朝可为丞相。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,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。
成语出处:北魏《元英墓志》:“出将入相,朝望攸居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文武官员玩忽职守。
成语出处:清·夏燮《中西纪事·剿抚异同》:“成庙暮年,深见承平日久,文弛武玩,禁烟之令稍以操切治之,辄启边衅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文武并用。
成语出处:唐·李咸用《远公亭特丹》诗:“左文右武怜君荣,白铜碮上惭清明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,文官位东,武官位西。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。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列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,东乡;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,西乡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北门:指羽林诸将;南牙:指宰相。指文武重臣。
成语出处: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唐纪中宗神龙元年》:“北门南牙,同心协力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。
成语出处:《书 大禹谟》:“帝德广运,乃圣乃神,乃武乃文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喻明劫暗偷。
成语出处:《冷眼观》第12回:“倘若瞒着他,走一趟私盐,或是打一趟文武差事,轻则剜眼睛,重则废命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张》:“文武之道未坠于地,在人,贤者识其大者。”
详细解释
zǔ shù yáo shùn,xiàn zhāng wén wǔ 成语解释:遵循尧舜之道,效法周文王、周武王之制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 中庸》:“仲尼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所举皆汉代公卿,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原指君主、臣僚(文武官员)、僚佐(辅助别人的人)、使者(奉命办事的人)四种人;他们在一国之内;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。后来也用以比喻中医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性质和作用。
成语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,主养命;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,主养性;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,主治病;用药须合君臣佐使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智:智谋,谋略;勇:勇力。形容人文武全才。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自序》:“子房计谋其事,无知名,无勇功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