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完全的成语

共 18 个成语

wán wán quán quán

成语解释:指全部、彻底。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一卷:“兴哥不得已而休之,心中兀自不忍,所以改嫁之夜,把十六只箱笼,完完全全地赠他。”

详细解释

残缺不

cán quē bù quán

成语解释:残缺:缺少一部分;不完整。残余短缺不完全。形容物体经过破坏;变得不完整了。
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十二:“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,不是虚造骗人的;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,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。”

详细解释

彻里彻外

chè lǐ chè wài

成语解释:从里到外,完完全全。

成语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0回:“又叫裁缝与武松彻里彻外做秋衣。”

详细解释

彻头彻尾

chè tóu chè wěi

成语解释:彻:通;透。从头到尾;自始至终;完完全全。

成语出处:宋 朱熹《答程正思书》:“盖圣贤之学,彻头彻尾,只是一个敬字。”

详细解释

半心半意

bàn xīn bàn yì

成语解释:半:不完全。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,不十分热心地,只是敷衍应付。
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坚持艰苦奋斗,密切联系群众》: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。”

详细解释

胸有成竹

xiōng yǒu chéng zhú

成语解释: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

成语出处: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

详细解释

言不尽意

yán bù jìn yì

成语解释:言:说的话;尽:完全。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。多用于信的末尾。

成语出处: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谋同辞

bù móu tóng cí

成语解释: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祭祀志上》:“群下百僚,不谋同辞。”

详细解释

半生不熟

bàn shēng bù shú

成语解释:半:不完全。指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。比喻不熟悉,不熟练。

成语出处:茅盾《过封锁线》:“五个中间的老徐能说几句半生不熟的广府话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折不扣

bù zhé bù kòu

成语解释:折、扣:原为商业用语;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;叫做打折扣。表示完全的、十足的;一点不差。

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 一》: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!”

详细解释

殚见洽闻

dān jiàn qià wén

成语解释:殚:尽,完全;洽:广博。该见的都见过了,该听的都听过了。形容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。

成语出处:汉 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元元本本,殚见洽闻,启发篇章,校理秘文。”

详细解释

釜鱼幕燕

fǔ yú mù yàn

成语解释:生活在锅里的鱼、筑巢在帷幕上的燕。比喻处境极不完全。语出南朝梁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今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?”

成语出处:语出南朝·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今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,燕巢於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?”

详细解释

同符合契

tóng fú hé qì

成语解释:比喻完全相合,完全相同。

成语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策传》:“术甚奇之,以坚部曲还策”裴松之注引《吴历》:“一与君同符合契,有永固之分,今便行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心心相印

xīn xīn xiāng yìn

成语解释: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;就可以互相了解。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。心:心思;思想感情;印:合;契合。

成语出处:唐 裴休《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》:“但心心相印,印印相契,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毫不差

yī háo bù chà

成语解释:完全相同,没有一点差异。

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1回:“纵然是一个模子铸的,好道打磨不到,也有多个瘢儿,少个蒂儿,却怎么这等一毫不差。”

详细解释

异口同音

yì kǒu tóng yīn

成语解释:不同人说同样的话,形容看法、意见完全一致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沈约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伏复深思,只有愚滞,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模一样

yī mú yī yàng

成语解释:一个模样。指样子完全相同。

成语出处: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话说人生只有面貌最不同,盖因各父母所生,千支万派,那能够一模一样的?”

详细解释

一闻千悟

yī wén qiān wù

成语解释:形容悟性极高。谓略一指点,即完全了悟。

成语出处:《景德传灯录·汾州大达无业国师》:“得大总持,一闻千悟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