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指殷纣时的音乐。后世视为亡国之声。亦作“北鄙之声”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 乐书》:“纣为朝歌北鄙之音,身死国亡……夫朝歌者不时也,北者败也,鄙者陋也,纣乐好之,与万国殊心,诸侯不附,百姓不亲,天下畔之,枚身死国亡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原指国家将亡,人民困苦,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,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。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乐记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淫靡的音乐。
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此亡国之声,不可遂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殷纣时的音乐。后世视为亡国之声。
成语出处:见“北鄙之音”。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郑卫:春秋时郑、卫二国;桑间:在濮水之上。指淫秽的亡国之音。
成语出处:秦·李斯《上书秦始皇》:“郑卫桑间,韶虞武象者,异国之乐也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