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听到的成语

共 74 个成语

耸人

sǒng rén tīng wén

成语解释:耸:引起注意;使人吃惊。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;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。

成语出处:清 恽敬《杂记》:“豫章大镇,或书有不可达者,故托辞为此;抑为州将者,以此耸人听闻,豫绝系援,皆未可知。”

详细解释

百闻不如一见

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

成语解释:闻:听。听到一百次;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。指多听不如亲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。
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赵充国传》:“百闻不如一见,兵难逾度,臣愿驰至金城,图上方略。”

详细解释

是虚,眼见是实

ěr tīng shì xū,yǎn jiàn shì shí

成语解释:虚:虚假。听到的不足信,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。

成语出处:京剧《串龙珠》第十场:“有道是耳听是虚,眼见是实。千岁莫要屈赖好人。”

详细解释

是虚,眼见为实

ěr tīng shì xū,yǎn jiàn wéi shí

成语解释:虚:虚假。听到的不足信,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。

成语出处:《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》:“那时我还缺乏理解,但是也晓得大部分同志习惯于‘耳听是虚,眼见为实’,‘不怕不识货,就怕货比货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闻不如目见

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

成语解释: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。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。

成语出处:汉 刘向《说苑 政理》:“耳闻之,不如目见之;目见之,不如足践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视而弗见,而弗闻

shì ér fú jiàn,tīng ér fú wén

成语解释:视:看。指不注意,不重视,睁着眼却没看见。也指不理睬,看见了当作没看见,听到了当作没听见

成语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鬼神之为德其咸乎,视之而弗见,听之而弗闻。”

详细解释

而无闻,视而无见

tīng ér wú wén,shì ér wú jiàn

成语解释:视:看。指不注意,不重视,睁着眼却没看见。也指不理睬,看见了当作没看见,听到了当作没听见

成语出处:《鹖冠子·度万八》:“知无道,上乱天文,下灭地理,中绝人和,治渐终始,故听而无闻,视而无见,白昼而暗,有义而失谥。”

详细解释

涂说

dào tīng tú shuō

成语解释:从道路上听到,在道路上传说。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
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僾见忾闻

ài jiàn xì wén

成语解释:僾:仿佛,隐约;忾:叹息。仿佛看到身影,听到叹息。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义》:“僾然必有见乎其位,出户而听,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闻是虚,眼观为实

ěr wén shì xū,yǎn guān wéi shí

成语解释: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,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。

成语出处: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九回:“‘耳闻是虚,眼观为实’,叔叔此时,且不要过于取笑侄女,请再去一访,……那时再来取笑侄女,却也未迟。”

详细解释

目击耳闻

mù jī ěr wén

成语解释:亲眼看到,亲耳听到。

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唐纪睿宗景云二年》:“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目睹。”

详细解释

所见所闻

suǒ jiàn suǒ wén

成语解释:看到的和听到的。

成语出处:宋·王安石《慈溪县学记》:“则士朝夕所见所闻,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。”

详细解释

以耳代目

yǐ ěr dài mù

成语解释: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。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,光听信别人说的。

成语出处:臧克家《以耳代目之类》:“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,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。”

详细解释

目睹耳闻

mù dǔ ěr wén

成语解释:睹:看见;闻:听见。亲耳听到,亲眼看见。

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 唐纪睿宗景云二年》:“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目睹。”

详细解释

而不闻

tīng ér bú wén

成语解释:闻:听。听了跟没听到一样。形容不关心,不在意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
详细解释

见风就是雨

tīng jiàn fēng jiù shì yǔ

成语解释:刚听到一点儿风声,就当要下雨了。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。

成语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五回:“他们做都老爷的,听见风就是雨,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,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目一新

ěr mù yī xīn

成语解释:听到、看到的跟以前不同;感到新鲜。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。

成语出处:北齐 魏收《魏书 河南王传》:“齐人爱咏,咸日耳目更新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濡目击

ěr rú mù jī

成语解释:濡:沾湿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成语出处:明 李东阳《刘公神道碑铭》:“古者重世臣将家,盖其韬略技艺,耳濡目击,有不习而能者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濡目及

ěr rú mù jí

成语解释:濡:沾湿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成语出处:明 吴承恩《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》:“凡此诸条,耳濡目及,默化阴孚,匪言可悉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濡目染

ěr rú mù rǎn

成语解释:濡:音如;沾湿;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;眼睛经常看到;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濡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染目濡

ěr rǎn mù rú

成语解释:染:沾染;濡:沾湿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成语出处: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7回:“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,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,耳染目濡,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闻目染

ěr wén mù rǎn

成语解释: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成语出处:丛维熙《北国草》第一章:“由于他小时候在巴黎耳闻目染的结果,爱情比同龄的年轻人要早醒得多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习目染

ěr xí mù rǎn

成语解释: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老人自幼生长在北平,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闻眼睹

ěr wén yǎn dǔ

成语解释:闻:听见;睹:看见。亲耳听到,亲眼看见

成语出处: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楔子:“老夫耳闻眼睹,非止一端,因而忧闷成疾。”

详细解释

诗肠鼓吹

shī cháng gǔ chuī

成语解释:鼓吹:乐器合奏。特指听到黄鹂鸣声,可以引起诗兴。

成语出处: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二:“戴颙春携双柑斗酒,人问何之,曰:‘往听黄鹂声,此俗耳针砭,诗肠鼓吹,汝知之乎!’”

详细解释

闻风远遁

wén fēng yuǎn dùn

成语解释: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。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,鄂州围解,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,上表夸张己功。只说蒙古俱己威名,闻风远遁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风远扬

wén fēng yuǎn yáng

成语解释:一听到风声,就逃到远方去。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,鄂州围解,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,上表夸张己功。只说蒙古俱己威名,闻风远遁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名丧胆

wén míng sàng dǎn

成语解释: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。形容威名很大,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。

成语出处:清·姜振名《永庆升平前传》第八回:“遂在陕西地面三载,绿林贼人闻名丧胆,江湖盗寇望影皆惊。”

详细解释

有闻必录

yǒu wén bì lù

成语解释:闻:听到的;录:记录。凡是听到的;全部记录下来。

成语出处:清 张春海《宦海》第11回:“在下做书的更不便无端妄语,信口雌黄,不过照着有闻必录的例儿,姑且的留资谈助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目昭彰

ěr mù zhāo zhāng

成语解释:昭彰:十分明显,人所共见。众人已听到和看到,十分明显。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,无法藏匿。

成语出处: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十七回:“却说刑部审问过,见耳目昭彰,料难隐瞒,十分为过学士不安,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。”

详细解释

耳闻不如眼见

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

成语解释: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。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。
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 辛替否传》:“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,爵赏不当,破家亡国者,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眼见。”

详细解释

亘古奇闻

gèn gǔ qī wén

成语解释:亘古:从古代到现代;奇:稀有不常见的。从古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。

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从来稀有,亘古奇闻。”

详细解释

空谷跫音

kōng gǔ qióng yīn

成语解释:跫:脚踏地的声音。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。比喻极难得到音信、言论。

成语出处:明·宋濂《贞节堂记》:“《柏舟》之诗,不作久矣,余于妇庄,宁不若闻空谷跫音乎!”

详细解释

如闻其声,如见其人

rú wéi qí shēng,rú jiàn qí rén

成语解释:象听到他的声音,象见到他本人一样。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。

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独孤申叔哀辞》:“濯濯其英,晔晔其光,如闻其声,如见其容。”

详细解释

望风而走

wàng fēng ér zǒu

成语解释:听到风声或看到踪迹,马上逃遁

成语出处: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54回:“今又不能尽力拒敌,反是望风而走。”

详细解释

音容宛在

yīn róng wǎn zài

成语解释: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,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。形容对死者的想念。

成语出处:唐 李翱《祭吏部韩侍郎文》:“遣使祭斝,百酸搅肠,音然宛在,曷日而忘?”

详细解释

在人耳目

zài rén ěr mù

成语解释:表示为人们所听到看到,都已熟知。

成语出处:明·张岱《奇字问·序》:”近取《左(传)》、《国(语)》、《史记》……诸书在人耳目前者,聊摘其一二奇字解释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床下牛斗

chuáng xià niú dòu

成语解释:听到床下蚂蚁动,误以为牛在相斗。形容体衰耳聪,极度过敏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仲堪父尝患耳聪,闻床下蚁动,谓之牛斗。”

详细解释

当耳边风

dāng ěr biān fēng

成语解释: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。

成语出处: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》:“富贵之于我,如秋风之过耳。”

详细解释

发聋振聩

fā lóng zhèn kuì

成语解释:声音很大;使耳聋的也能听到。发:开启;振:振动;聩:耳聋。比喻言论文章等唤醒麻木糊涂的;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。

成语出处:清 蕊珠旧史《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》:“如洛钟之应铜山,蒲牢夜半鸣,足以发聋振聩。”

详细解释

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

fēng shēng hè lì,cǎo mù jiē bīng

成语解释:唳:鸟鸣。听到风声和鹤叫声,都疑心是追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谢玄传》:“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师已至。”

详细解释

吠影吠声

fèi yǐng fèi shēng

成语解释:吠:狗叫;影:身影;影子。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;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。比喻不察真情;跟着别人后面盲目附和。

成语出处:清 梁启超《管子传》第一章:“而后之陋儒,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,乃反吠影吠声。”

详细解释

鹤唳风声

hè lì fēng shēng

成语解释:唳:鸟鸣。听到风声和鹤叫声,都疑心是追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 谢玄传》:“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师已至。”

详细解释

含沙射影

hán shā shè yǐng

成语解释:相传有一种叫蜮的动物;居水中;听到人声;会含沙射人。被射中的人皮肤发疮;被射中影子的人也会生病。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。

成语出处:晋 干宝《搜神记》第12卷:“其名曰‘蜮’,一曰‘短狐’,能含沙射人。所中者则身体筋急,头痛,发热;剧者至死。”

详细解释

举世闻名

jǔ shì wén míng

成语解释:举:全。全世界都听到名声。形容知名度很高。

成语出处: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》:“王逸少风流才士,萧散名人。举世但知其书,翻以能自蔽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久闻大名

jiǔ wén dà míng

成语解释:闻:听到。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。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。
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1回:“朱仝道:‘久闻大名。’连忙下拜。”

详细解释

空谷传声

kōng gǔ chuán shēng

成语解释: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;立即可以听到回声。比喻很快有所反响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梁 萧衍《净业赋》:“若空谷之应声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

详细解释

旷古奇闻

kuàng gǔ qí wén

成语解释:旷古:自古所没有的。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的事情。

成语出处:周作人《代快邮》:“五四运动以来的民气作用,有些人诧为旷古奇闻,以为国家将兴之兆。”

详细解释

空谷足音

kōng gǔ zú yīn

成语解释:谷:山谷。在寂静的山谷中听到脚步声。比喻非常难得的音信或事物。

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 徐无鬼》:“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历历在耳

lì lì zài ěr

成语解释: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。

成语出处:宋 陈文蔚《祭朱先生》:“念昔暂违,今焉永诀,历历在耳,言犹未绝。”

详细解释

聆音察理

líng yīn chá lǐ

成语解释: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。指善于分析。

成语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4回:“我老孙,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,翻江搅海的神通;见貌辨色,聆音察理。”

详细解释

目见耳闻

mù jiàn ěr wén

成语解释:亲眼看见,亲耳听到。
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”

详细解释

昧死以闻

mèi sǐ yǐ wén

成语解释:昧:冒。闻:使听到。冒着死罪来禀告您。表示谨慎惶恐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 赵世家》:“老臣贱息舒祺,最少,不肖,而臣衰,窃爱怜之,愿令得补黑衣之数,以卫王宫。昧死以闻!”

详细解释

千古奇闻

qiān gǔ qí wén

成语解释:从来没有听到或见过的意思

成语出处:好古主人《赵太祖三下南唐》第四十五回:“今朕作主,准赐婚配。花之慈母亦无不俯依之理,况又与前四少将御侄等撮合,如出一辙。更见姻缘相配出于千古奇闻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浅见寡闻

qiǎn jiàn guǎ wén

成语解释:浅见:肤浅的见解;寡闻:听到的很少。形容见闻不广,所知不多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五帝本纪赞》:“非好学深思,心知其意,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风而动

wén fēng ér dòng

成语解释:一听到消息就立即行动起来。风:消息。

成语出处:宋 陈亮《祭赵尉母夫人文》:“登堂莫及,闻风而起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风而起

wén fēng ér qǐ

成语解释:闻:听到;风:风声,消息。一听到风声,就立刻起来响应。

成语出处:宋 陈亮《祭赵尉母夫人文》:“登堂莫及,闻风而起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风而逃

wén fēng ér táo

成语解释:风:风声。听到风声,立即逃跑。

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,早已闻风而逃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风而至

wén fēng ér zhì

成语解释:一听到消息就来。形容行动迅速。

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1回:“舅兄只顾要将细鸟带回船去,刚才被他这阵乱叫,以致众兽闻风而至,几乎性命不保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风破胆

wén fēng pò dǎn

成语解释: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。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。

成语出处:唐·李德裕《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》:“故能望影揣情,已深致虏之术;岂止闻风破胆,益坚慕义之心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风丧胆

wén fēng sàng dǎn

成语解释: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了胆。形容极度恐惧。丧胆:吓破胆。

成语出处:唐 李德裕《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》:“故能望影揣情,已探致虏之术;岂止闻风破胆,益坚慕义之心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风响应

wén fēng xiǎng yīng

成语解释: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。

成语出处:清·叶廷琯《鸥陂渔话·邹广文效忠图》:“随有乡勇章双桂等三千余人,闻风响应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过则喜

wén guò zé xǐ

成语解释: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;就心里高兴。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。过:过失、错误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子路,人告之以有过则喜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所不闻

wén suǒ bù wén

成语解释:听到从未听到过的。形容事物非常希罕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越中无足与语,至生来,令我日闻所不闻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所未闻

wén suǒ wèi wén

成语解释:闻:听到;未:没有。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。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、奇特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越中无足与语,至生来,令我日闻所未闻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噎废食

wén yē fèi shí

成语解释: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,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。比喻因为怕出问题,索性不干。

成语出处:明·袁宏道《袛园寺碑文》:“戚戚舍身,沾沾利益,遂欲绝口性命,塞路葱岭,此何异闻噎废食,见蹶停骖者哉?”

详细解释

闻一知二

wén yī zhī èr

成语解释: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赐也何敢望回?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

详细解释

闻一知十

wén yī zhī shí

成语解释: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赐也何敢望回?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

详细解释

响震失色

xiǎng zhèn shī sè

成语解释:响:回声;震:响雷。像听到回声或响雷一样迅速变了脸色。

成语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:“权以示群下,莫不震响失色。”

详细解释

以耳为目

yǐ ěr wéi mù

成语解释: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。指对传闻的事情不加分析就信以为真。

成语出处:清·张春帆《九尾龟》第一百七十回 :“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抚,也都是些以耳为目、不分黑白的人。”

详细解释

愿闻显据,以核理实

yuàn wén xiǎn jù,yǐ hé lǐ shí

成语解释:愿意听到明显的证据,以核实事理与客观实际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祖冲之《辩戴法兴难新历》:“夫为合必有不合,愿闻显据,以核理实。”

详细解释

昭聋发聩

zhāo lóng fā kuì

成语解释: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。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,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。

成语出处:《天讨·望帝<四川讨满洲檄>》:“巴县邹烈士容首起大呼,昭聋发聩,正义浃乎寰宇,回响振乎栈峡。”

详细解释

曾母投杼

zēng mǔ tóu zhù

成语解释:指曾参的母亲听到“曾参杀人”的传闻接连三次,便信以为真,投杼而走,谓流言可畏。
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……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,而三人疑之,则慈母不能信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尊闻行知

zūn wén xíng zhī

成语解释:尊:尊重。重视听到的意见,实行已懂的道理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曾子曰:‘尊其所闻,则高明矣;行其所知,则光大矣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