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贪污的成语

共 14 个成语

滥官

làn guān wū lì

成语解释:贪污腐化的官吏。

成语出处:元 岳伯川《铁拐李》第一折:“一月前上司行文书来,说俺郑州滥官污吏较多。”

详细解释

腐化

tān wū fǔ huà

成语解释:利用职权;非法地取得财物;过着糜烂的生活。

成语出处:《周恩来选集 上卷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》:“一切高傲的出头的空谈的恶习,以至贪污腐化的生活,必须克服与排除。”

详细解释

狼藉

tān wū láng jiè

成语解释:谓贪财纳贿,行为不检,声名败坏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何充传》:“敦兄含时为庐江郡,贪污狼藉。”

详细解释

受贿

tān wū shòu huì

成语解释: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。

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》:“盗窃国家财产,贪污受贿,这是现钱买卖,清清楚楚,不容易搞错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清如水

yī qīng rú shuǐ

成语解释:形容为官廉洁,不贪污、不受贿。也形容十分清洁。

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》:“船头上一清如水,郑氏不知利害,径跄上船。”

详细解释

墨成风

tān mò chéng fēng

成语解释:墨:不洁;贪墨:官吏受贿。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。形容吏治腐败。

成语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贪以败官为墨。”

详细解释

墨之风

tān mò zhī fēng

成语解释:墨:不洁;贪墨:官吏受贿。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。形容吏治腐败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贪以败官为墨。”

详细解释

滥吏赃官

làn lì zāng guān

成语解释:滥:贪得。贪污腐化的官吏。
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大劫牢》第一折:“莫不是滥吏赃官,将民业攘。”

详细解释

簠簋不饬

fǔ guǐ bù chì

成语解释:簠、簋:都是古代食器,也用作放祭品;不饬:不整饬。借指贪污。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,不谓不廉,曰:‘簠簋不饬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廉洁奉公

lián jié fèng gōng

成语解释:廉洁:清白;奉公:奉行公事。指人不贪污;不受贿;一心为公。

成语出处: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12章:“你廉洁奉公,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?”

详细解释

廉明公正

lián míng gōng zhèng

成语解释:廉明:清廉,不贪污受贿。不贪污受贿,清明公正。

成语出处: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第十一卷:“以尔廉平公正,命长郡治。”

详细解释

簠簋不修

fǔ guǐ bù xiū

成语解释:簠、簋:古代食器、祭器。借指贪污。

成语出处:唐·颜真卿《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》:“公下车,召人吏告之曰:‘官吏有簠簋不修者……未至前一无所问,而今而后,义不相容。”

详细解释

非钱不行

fēi qián bù xíng

成语解释:指官场黑暗,贪污成风,办事没有钱打通关节是行不通的。

成语出处:唐·张鷟《朝野佥载》:“愔问故,答曰:‘当今之选,非钱不行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寡廉鲜耻

guǎ lián xiǎn chǐ

成语解释:寡、鲜:少;廉:廉洁;不贪污;耻:羞愧;羞耻。原指不廉洁;不知耻。现指没有操守;不知羞耻。

成语出处:汉 司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寡廉鲜耻,而俗不长厚也。其被刑戮,不亦宜乎?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