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死罪的成语

共 5 个成语

不测之

bù cè zhī zuì

成语解释:指大罪,死罪。

成语出处:战国 乐毅《报燕惠王书》:“临不测之罪,以幸为利,义之所不敢出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问

shí sǐ bù wèn

成语解释: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。

成语出处:《北史·艺术传·皇甫玉》:“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,王喜曰:‘皇甫玉相臣,云当恶死,今复何虑?’”

详细解释

以闻

mèi sǐ yǐ wén

成语解释:昧:冒。闻:使听到。冒着死罪来禀告您。表示谨慎惶恐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 赵世家》:“老臣贱息舒祺,最少,不肖,而臣衰,窃爱怜之,愿令得补黑衣之数,以卫王宫。昧死以闻!”

详细解释

千金之子,不于市

qiān jīn zhī zǐ,bù sǐ yú shì

成语解释:市:众人聚集的地方。指富贵人家子弟犯了死罪,可以免除服刑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:“谚曰:‘千金之子,不死于市。’此非空言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人人得而诛之

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

成语解释:得:可以,能够;诛:杀死。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。极言某人罪大恶极。
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,人得而诛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