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上下文的成语

共 7 个成语

断章截句

duàn zhāng jié jù

成语解释: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

成语出处:《宋史 选举志二》:“断章截句,破坏义理。”

详细解释

起下

shù shàng qǐ xià

成语解释:犹承上启下。多用于诗文评语。

成语出处: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45回清·栖霞居士评阅:“下半折遥承第十回,以碧桃起波,引起下六回文字,亦束上起下必不可少之文。”

详细解释

等因奉此

děng yīn fèng cǐ

成语解释:旧时公文用语。“等因”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“上文”;“奉此”用以引起表示重心所在的“下文”。现多比喻例行公事;官样文章。

成语出处: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对保障人民权利的再呼吁》:“否则岂不仍是‘等因奉此’的一纸公文在老爷们的桌上转来转去?”

详细解释

启下

chéng shàng qǐ xià

成语解释:承:承接;启:引出;开始。承接上面的;并引出下面的。多指文章的结构。也泛指把事业或学问接过来传下去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“故君子戒慎”唐 孔颖达疏:“故,承上启下之辞。”

详细解释

门当户对

mén dāng hù duì

成语解释:门、户: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、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;当:相称;对:合适;对等。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;适宜通婚结亲。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;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。

成语出处:宋 张端义《贵耳集》中卷:“个样村僧,岂是寻常种草?要得门当户对,还他景胜人奇。”

详细解释

知天,下知地理

shàng zhī tiān wén,xià zhī dì lǐ

成语解释:知:晓得,知道。形容学问渊博,无所不至。

成语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吴国贤臣伍子胥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文经武律,以立其身。”

详细解释

安民告示

ān mín gào shì

成语解释:安:安定;告示:布告。①原指官府在新官上任或社会变乱后;为安定民心所发布的文告。②现借指把要办的事或问题预先通知下来;让大家有所准备。

成语出处:清 黄小配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5回:“李秀成全不费力,已拔了南康城……先出安民告示,次第收复汝宁、饶州各郡县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