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朴素的成语

共 15 个成语

含真

bào pǔ hán zhēn

成语解释:抱:保;朴:朴素;真:纯真、自然。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、纯真的自然天性,不要沾染虚伪、狡诈而玷污、损伤人的天性。

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晋 陶潜《劝农》:“傲然自足,抱朴含真。

详细解释

无华

pǔ sù wú huá

成语解释:俭朴:不浮华。

成语出处:《元史·乌古孙泽传》:“常曰:‘士非俭无以养廉,非廉无以养德。’身一布袍数年,妻子朴素无华,人皆言之,泽不以为意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艰苦

jiān kǔ pǔ sù

成语解释:指吃苦耐劳、朴实节俭的作风。
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要勤俭建国,反对铺张浪费,提倡艰苦朴素、同甘共苦。”

详细解释

衣不兼彩

yī bù jiān cǎi

成语解释: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。

成语出处:清·汪琬《敕封徐母刘孺人墓志》:“素无铅华甘脆之好,衣不兼彩,食不重味。”

详细解释

质而不俚

zhì ér bù lǐ

成语解释:质:朴素、单纯。俚:粗俗。质朴而不粗俗。亦作“质而不野”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司马迁传赞》:“然自刘向、扬雄博极群书,皆称迁有良史之材,服其善序事理,辨而不华,质而不俚,其文直,其事核,不虚美,不隐恶,故谓之实录。”

详细解释

质而不野

zhì ér bù yě

成语解释:质:朴素、单纯。野:粗俗。质朴而不粗俗。同“质而不俚”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班彪传上》:“然善述序事理,辩而不华,质而不野,文质相称,盖良史之才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钗荆裙布

chāi jīng qún bù

成语解释:荆枝作钗,粗布为裙。形容妇女装束朴素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刘向《列女传》:“梁鸿妻孟光,荆钗布裙。”

详细解释

荆钗布裙

jīng chāi bù qún

成语解释:钗;妇女别在发髻上的饰物。荆条当作钗;粗布做成裙。形容妇女朴素的服饰。多指贫家妇女的装束。

成语出处:晋 皇甫谧《列女传》:“梁鸿妻孟光,荆钗布裙。”

详细解释

芒屩布衣

máng juē bù yī

成语解释:屩:麻草鞋。穿着草鞋和粗布衣服。形容衣着朴素。

成语出处:《梁书·儒林传·范缜》:“在瓛门下积年,去来归家,恒芒屩布衣,徒行于路。”

详细解释

衣不重彩

yī bù chóng cǎi

成语解释: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。

成语出处: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,食不重味,衣不重彩,虽有五台之游,未尝一日登玩。”

详细解释

衣不重采

yī bù chóng cǎi

成语解释:重:重叠;采:通“彩”。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,生活节俭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身自耕作,夫人自织,食不加肉,衣不重采。”

详细解释

衣不兼采

yī bù jiān cǎi

成语解释: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游侠传·朱家》:“家亡余财,衣不兼采,食不重味。”

详细解释

衣不完采

yī bù wán cǎi

成语解释: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游侠列传》:“家无余财,衣不守采,食不重味。”

详细解释

衣无二彩

yī wú èr cǎi

成语解释:身上没有第二件彩衣。形容衣着朴素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“朝廷躬自菲薄,去绝奢饰,食不兼味,衣无二彩。”

详细解释

椎髻布衣

zhuī jì bù yī

成语解释:椎形发髻,布制衣服。指妇女朴素的服饰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:“乃更为椎髻,著布衣,操作而前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