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品质的成语

共 33 个成语

刚毅木讷

gāng yì mù nè

成语解释:刚:坚强;毅:果决;木:质朴;讷:说话迟钝,此处指言语谨慎。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刚毅木讷,近仁。”

详细解释

蕙心纨

huì xīn wán zhì

成语解释:心灵如蕙草芬芳,品质似纨素洁白。比喻品行高洁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东都妙姬,南国丽人,蕙心纨质,玉貌绛唇。”

详细解释

金玉其

jīn yù qí zhì

成语解释:质:本质,品质。指人的品质高洁。

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一回:“不惟金玉其质,亦且冰雪为心。”

详细解释

英才

shū zhì yīng cái

成语解释:淑:善良;英:非凡。善良的品质,非凡的才能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祢衡传》:“字正平,淑质贞亮,英才卓砾。”

详细解释

卑陋龌龊

bēi lòu wò chuò

成语解释:龌龊:肮脏。形容品质恶劣。亦作“卑鄙龌龊”。

成语出处:清·华伟生《开国奇冤·追悼》:“他们那种卑陋龌龊的性质,终久是改不了的!”

详细解释

琨玉秋霜

kūn yù qiū shuāng

成语解释: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孔融传论》:“懔懔焉,皓皓焉,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冰魂素魄

bīng hún sù pò

成语解释:形容清白纯洁的品质。

成语出处:元 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四折:“俺本是广寒宫冰魂素魄,怎比那阎浮世浊骨凡胎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磷不缁

bù lín bù zī

成语解释:磨不薄,染不黑。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,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。

成语出处:语出《论语 阳货》:“不曰坚乎,磨而不磷。不曰白乎,涅而不缁。”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:“言至坚者磨而不薄,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。君子虽在浊乱,浊乱不能污。”

详细解释

苍松翠柏

cāng sōng cuì bǎi

成语解释:苍:青色。翠:青绿色。指四季常青的松柏。比喻具有高贵品质、坚定节操的人。

成语出处: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只见对面千佛山上,梵宇僧楼,与那苍松翠柏,高下相间,红的火红,白的雪白,青的靛青,绿的碧绿。”

详细解释

浑金璞玉

hún jīn pú yù

成语解释:比喻天然美质,未加修饰。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梁元帝《为东宫荐石门侯启》:“点漆凝脂,事逾卫玠;浑金璞玉,才匹山涛。”

详细解释

狐鼠之徒

hú shǔ zhī tú

成语解释:比喻品质低下的人。

成语出处: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十三回:“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,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。”

详细解释

良金美玉

liáng jīn měi yù

成语解释:比喻文章十分完美。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。
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》:“李峤、崔融、薛稷、宋之问之文,如良金美玉,无施不可。”

详细解释

龙生九子

lóng shēng jiǔ zǐ

成语解释:古代传说,龙生有九子,九子不成龙,各有所好。比喻同胞兄弟品质、爱好各不相同。

成语出处:明 徐应秋《玉芝堂谈荟 龙生九子》:“龙生九子不成龙,各有所好。”

详细解释

璞玉浑金

pú yù hún jīn

成语解释:比喻天然美质,未加修饰。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,人皆钦其宝,莫知名其器。”

详细解释

岁寒知松柏

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

成语解释:寒冬腊月,方知松柏常青。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,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。

成语出处:《论语 子罕》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薮中荆曲

sǒu zhōng jí qǔ

成语解释:比喻品质不好的人,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偷工减料

tōu gōng jiǎn liào

成语解释: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;削减工料。现也指做事图省事;马虎敷衍。

成语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,断靠不住。”

详细解释

新人新事

xīn rén xīn shì

成语解释: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。

成语出处:老舍《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》:“全国各处的工厂里、农村里、部队里、学校里、商店里、家庭里都有新人新事出现吗?”

详细解释

以貌取人

yǐ mào qǔ rén

成语解释:以:根据;凭据;貌:外貌;取:衡量、判断。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、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吾以言取人,失之宰予,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。”

详细解释

遇人不淑

yù rén bù shū

成语解释:淑:善,美。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 王风 中谷有蓷》:“有女仳离,条其啸矣。条其啸矣,遇人之不涉淑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以容取人

yǐ róng qǔ rén

成语解释: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。

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孔子曰:‘以容取人乎,失之子羽;以言取人乎,失之宰予。”《孔子家语·子路初见》:“以容取人,则失之子羽; 以辞取人,则失之宰予。”

详细解释

真金烈火

zhēn jīn liè huǒ

成语解释: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。

成语出处:明·徐渭《雌木兰》第二出:“非自奖真金烈火,傥好比浊水红莲。”

详细解释

贞亮

shū zhì zhēn liàng

成语解释:淑:善良;贞:坚贞;亮:诚信质直。品质善良,为人诚信质直。

成语出处:汉·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字正平,淑质贞亮,英才卓砾。”

详细解释

冰魂雪魄

bīng hún xuě pò

成语解释:冰、雪:如冰的透明,雪的洁白。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。

成语出处: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 海叙不遇》:“诗曰:‘忍苦为诗身到此,冰魂雪魄已难招;直教桂子落坟上,生得一枝冤始销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聪明正直

cōng míng zhèng zhí

成语解释:头脑聪明,行为正直无私。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。

成语出处:《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。

详细解释

尘外孤标

chén wài gū biāo

成语解释: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
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杜审权传》:“冲碎孕灵岳之秀,精明含列宿之光,尘外孤标,闲云独步。”

详细解释

洁清不洿

jié qīng bù wū

成语解释:洁清:纯洁清白;洿:同“污”,污浊。保持清纯的品质,不同流合污。
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与李翱书》:“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,而处其所可乐哉!”

详细解释

平庸之辈

píng yōng zhī bèi

成语解释: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,无足轻重的人,才疏者或平庸者。

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42章:“在农村这个天地里,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。”

详细解释

如圭如璋

rú guī rú zhāng

成语解释:璋:古代贵重的礼器。比喻人品质高尚,气宇轩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颙颙卬卬,如圭如璋。”

详细解释

如珪如璋

rú guī rú zhāng

成语解释:珪:玉器;璋:古代贵重的礼器。比喻人品质高尚,气宇轩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叙传下·成帝纪述》:“孝成煌煌,临朝有光,威仪之盛,如珪如璋。”

详细解释

龌龌龊龊

wò wò chuò chuò

成语解释:指肮脏,不干净。比喻人的品质卑劣。

成语出处: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17回:“伯温便往寺中,见那周颠,身倚胡床,口中念念的看着一本龌龌龊龊、没头没脑的书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龙九种

yī lóng jiǔ zhǒng

成语解释:一条龙有九种品质的子孙。比喻同一父母的子女,有好坏不同。
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俗语说的好,‘一龙九种,种种各别’,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。”

详细解释

有长者风

yǒu zhǎng zhě fēng

成语解释:长者:年长有德的人。有长者风度。指为人品质高尚,待人宽厚。
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“荆州刘皇叔……仁慈宽厚,有长者风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