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攀登的成语

共 10 个成语

高不可

gāo bù kě pān

成语解释:攀:攀登。高得无法攀登。形容很难达到。也形容高高在上;难以亲近。

成语出处:汉 陈琳《为曹洪与魏文帝书》:“且夫墨子之守,萦带为垣,高不可登。”

详细解释

藤揽葛

pān téng lǎn gě

成语解释:手拉葛藤向上。形容在险峻的山路上攀登。亦作“攀藤附葛”。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暗度陈仓》第三折:“峨嵋岭下,攀藤揽葛采樵人。”

详细解释

蟾折桂

pān chán shé guì

成语解释:攀登蟾宫,折取月桂。喻科举登第。

成语出处: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你傲的是攀蟾折桂手,你敬的是闭月羞花貌。”

详细解释

步月

bù yuè dēng yún

成语解释:步上月亮,攀登云霄。形容志向远大。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赴试秋闱》:“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,顿忘步月登云志。”

成语出处: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赴试秋闱》:“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,顿忘步月登云志。”

详细解释

涉海

shè hǎi dēng shān

成语解释:渡过大海,攀登高山。形容旅程的艰苦,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。亦作“涉水登山”。

成语出处:唐·张说《贺示历书表》:“奉宣圣旨,内出新撰历书二十五卷,以示臣等,窃窥深奥,仰观英华,涉海登山,罔知攸际。”

详细解释

涉水

shè shuǐ dēng shān

成语解释:涉:渡水。涉渡溪水并攀登山岭。形容旅途艰辛或行程连绵不断。

成语出处:明·杨慎《洞天玄记》第一折:“假饶他升天摄地三千界,亦任他涉水登山二百州,赶将去活喇喇牵转白牛。”

详细解释

峰造极

dēng fēng zào jí

成语解释:登:上;峰:山顶;造;达到;极:最高点。攀登到山峰的顶点。比喻学问、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。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?然陶练之功,尚不可诬。”

详细解释

高去梯

dēng gāo qù tī

成语解释: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。表示已无退路。

成语出处:《孙子 九地》:“帅与之期,如登高而去其梯。”

详细解释

学如

xué rú dēng shān

成语解释:学习象登山一样。比喻要努力攀登,逐步提高。

成语出处:三国 魏 徐干《中论 上 治学》:“夫听黄钟声,然后知缶之细,视衮龙之文,然后知被褐之陋,涉庠序之教,然后知不学之困。故学者如登山焉,动而益高。”

详细解释

飞墙走壁

fēi qiáng zǒu bì

成语解释:飞:形容迅速如飞。指能飞越房檐,攀登墙壁。形容武艺高强,身体矫捷如飞。

成语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65回:“拿出飞墙走壁的本事,进到庵中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