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名称的成语

共 27 个成语

不副实

míng bù fù shí

成语解释:名:名称;副:相称;相符合。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。指空有虚名。

成语出处:三国 魏 刘邵《人物志 效难》:“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。”

详细解释

实不副

míng shí bù fù

成语解释:名:名称;副:相称,相符合。名声和实际不相符。指空有虚名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宰衡官以正百僚、平海内为职,而无印信,名实不副。”

详细解释

责实

qiú míng zé shí

成语解释:责:求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,使得名实相符。

成语出处: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本纪》:“霸王者,即当时诸侯,诸侯而称本纪,求名责实,再三乖谬。”

详细解释

思义

gù míng sī yì

成语解释:顾:看;名:指人或事物的称呼;义:意义;含义。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。

成语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》:“故以玄默冲虚为名,欲使汝曹顾名思义,不敢违越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责实

zhèng míng zé shí

成语解释:正:端正。辨正名称以符合实际。

成语出处:宋·岳飞《乞改襄阳路仍作京西南路札子》:“庶得路分速归旧制,以称朝廷正名责实不忘中原之意。”

详细解释

冰柱雪车

bīng zhù xuě chē

成语解释:唐朝名士刘叉结识韩愈后作的两首好诗的名称。泛指好诗。

成语出处: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天文类》:“称人诗好曰:‘冰柱雪车’之句。”

详细解释

王后卢前

wáng hòu lú qián

成语解释: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上·杨炯》:“炯与王勃、卢照邻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海内称为王、杨、卢、骆,亦号为‘四杰’。烱闻之,谓人曰:‘吾愧在卢前,耻居王后。’当时议者,亦以为然。”后以“王后卢前”指诗文齐名。
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上·杨炯》:“炯与王勃、卢照邻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海内称为王、杨、卢、骆,亦号为‘四杰’。烱闻之,谓人曰:‘吾愧在卢前,耻居王后。’当时议者,亦以为然。”

详细解释

责实

xún míng zé shí

成语解释: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求实际内容;使得名实相符。循:依着;责:求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定法》:“术者,因任而授官,循名而责实。”

详细解释

实相符

míng shí xiāng fú

成语解释:名声或名称和实际一致。

成语出处:三国 曹操《与王修书》:“君澡身澡德,流声本州,忠能成绩,为世美谈,名实相符,过人甚远。”

详细解释

责实

àn míng zé shí

成语解释:按照事物名称,要求与实相符。

成语出处:唐 陆贽《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》:“夫求才贵广,考课贵精。求广在于各举所知,长吏之荐择是也;考精在于按名责实,宰臣之序进是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暗世

dào míng àn shì

成语解释:盗:窃取;名:名誉、名称;暗:黑暗。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。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。

成语出处:《荀子·不苟》:“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责实

kǎo míng zé shí

成语解释:考:查核。考核名称与实际是否相符。

成语出处: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题目》:“考名责实,奚其丧欤?”

详细解释

目繁多

míng mù fán duō

成语解释: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。

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四回:“还有学生卫兵,女子精武军,及男女赤十字会,名目繁多,数不胜数。”

详细解释

美其

měi qí míng yuē

成语解释: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(名称)叫做……。

成语出处:鲁迅《藤野先生》:“美其名曰‘富士山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同实异

míng tóng shí yì

成语解释:名称相同,而实质不一样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“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,而实相去千万也,此夫名同实异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巧立

qiǎo lì míng mù

成语解释:名目:各种名称、项目。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;以达到不正当目的。

成语出处:明 李开先《闲居集》:“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,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,巧立名目,作为册外,私自收受。”

详细解释

贸实易

míng mào shí yì

成语解释:贸:齐等;易:变易。指名称相似,实质不同。

成语出处:《商君书·开塞》:“二者名贸实易,不可不察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象形夺

xiàng xíng duó míng

成语解释:夺:决定。依照事物的形态特征来决定它的名称。
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7回:“如今年深岁改,人不能识,故皆象形夺名,渐渐的唤差了,也是有的……”

详细解释

约定俗成

yuē dìng sú chéng

成语解释:指某些事物名称或行为规范是由人们共同认定或共同习惯形成的。约定:共同认定;俗成:形成习惯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荀况《荀子 正名》:“名无固宜,约之以命,约定俗成谓之宜,异于约则谓之不宜。”

详细解释

同实

yì míng tóng shí

成语解释:名称不同,实质一样。
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异名同实,其指一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病入膏肓

bìng rù gāo huāng

成语解释: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分毫析厘

fēn háo xī lí

成语解释:毫、厘: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;析:剖析。分析一毫一厘。形容分析细微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世之作者,或好烦文博採,深沉其旨者;或好离言辨白,分毫析厘者。”

详细解释

换汤不换药

huàn tāng bù huàn yào

成语解释: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而实际不变。

成语出处:马南邨《燕山夜话 文章长短不拘》:“把一大篇改成几小篇,表面看去,文章似乎很短,但在实际上不过是为短而短,内容仍旧换汤不换药。”

详细解释

红头文件

hóng tóu wén jiàn

成语解释:党、政机关下发的文件,刊头的名称常印成红字。

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四章:“这是中央的‘红头文件’,还是田专员的信口开河?”

详细解释

沈诗任笔

shěn shī rèn bǐ

成语解释:①南朝梁沉约以诗着称,任昉以表、奏、书、启诸体散文擅名,时人称为“沈诗任笔”。笔,谓无韵之文。②用以泛指诗文。

成语出处:宋·陆游《亲归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》:“沈诗任笔俱忘尽,酒户新来却少增。”

详细解释

旋转乾坤

xuán zhuǎn qián kūn

成语解释:把天地转动过来。比喻改变大自然或从根本上改变大局面。乾、坤:古代八卦名称;分别代表天地。
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陛下即位以来,躬亲听断,旋乾转坤。”

详细解释

仰手接飞猱,俯身散马蹄

yǎng shǒu jiē fēi náo,fǔ shēn sǎn mǎ tí

成语解释:接:迎面射;猱:猿类;马蹄:一种箭靶的名称。扬起手射中飞猿,俯下身射破箭靶。形容技艺高超。

成语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白马篇》:“仰手接飞猱,俯身散马蹄。狡捷过猿猴,勇剽若豹螭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