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鹏:指传说中的大鸟;能飞行万里;程:里程。大鸟飞行的路程万里之遥。比喻前程远大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鹏之徒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兼:两倍的。加快步伐,一天走两天的路程。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六卷:“我今兼程而进,先到那里取回,却不是我之功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加快步伐,一天走两天的路程。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贾逵传》:“乃兼道进军,多设旗鼓为疑兵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末路:最后的一段路程。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。比喻越到最后,工作越艰巨。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。
成语出处: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五》:“‘行百里者半于九十’,此言末路之难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云程:青云万里的路程;发轫:启车行进,比喻事业的开端。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。
成语出处: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朝发轫于苍梧兮,夕余至乎县圃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道:行程,路程;兼:加倍,加速。指加倍速度行进。
成语出处:《孙膑兵法 善者》:“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,倍道兼行,倦病而不得息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渡过大海,攀越高山。指经历艰远的路程。
成语出处:南朝 梁 简文帝《大法颂》序:“航海梯山,奉白环之使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,驽马虽慢,但努力不懈,走十天也可以到达。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,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。
成语出处: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迢迢:遥远的样子。形容路程非常遥远。
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》:“辞亲别弟到山阳,千里迢迢客梦长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担子很重;路程很远。比喻责任重大;要经历长期的奋斗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谓路程遥远。
成语出处:宋·汪元量《忆秦娥》词之七:“心如焦。彩笺难寄,水远山遥。”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四折:“我避不得水远山遥,须有一个日头走到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形容路程很遥远。
成语出处:清 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女家贫,人口众,万里迢迢,何以当此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。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后汉书 乌桓传》:“居止近塞,朝发穹庐,暮至城郭,五郡民庶,家受其辜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