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热搜成语

路不拾遗

关于路不拾遗的成语

共 4 个成语

无拾

lù wú shí yí

成语解释:见“路不拾遗”。

成语出处:《孔子家语·相鲁》:“孔子初仕为中都宰,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,长幼异食、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、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、路无拾遗、器不雕伪,……”

详细解释

道不拾

dào bù shí yí

成语解释:遗:丢失的东西。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;据为己有。形容社会风气很好。也作“路不拾遗”。

成语出处: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》:“子产退而为政,五年,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。”

详细解释

涂不拾

tú bù shí yí

成语解释:涂:通“途”,道路。路上有失物,无人拾取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与闻国政三月,粥羔豚者弗饰贾:男女行者别于途;涂不拾遗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拾

lù bù shí yí

成语解释:遗:失物。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

成语出处:汉 贾谊《新书 先醒》:“百姓富,民恒一,路不拾遗,国无狱讼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