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口头的成语

共 19 个成语

kǒu tóu chán

成语解释: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。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。

成语出处:宋 王楙《临终诗》:“平生不学口头禅,脚踏实地性虚天。”

详细解释

声声

kǒu kǒu shēng shēng

成语解释:不止一次;反反复复地陈述或表白。形容总把某种说法挂在口头上。

成语出处:元 石君宝《秋胡戏妻》第三折:“你也曾听杜宇,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,先生不如归去。”

详细解释

相传

kǒu kǒu xiāng chuán

成语解释:不著文学,口头相传。

成语出处:宋 洪迈《夷坚丙志 黄十翁》:“汝还世五年,传吾语于人间,作善者即生人世,受安乐福;作恶者万劫不回,受无间苦。令闻此者口口相传。”

详细解释

说白话

kōng kǒu shuō bái huà

成语解释:形容只是口头说说而没有事实证明或实际行动。
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 宪宗本纪》:“凡好事口说则易,躬行则难。卿等既言之,须行之,勿空口说。”

详细解释

笔伐

bǐ fá kǒu zhū

成语解释:伐:声讨,攻打;诛:痛斥,责罚。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。

成语出处:清 忧患余生《<官场现形记>序》:“而吾辈不畏强御,不避斧钺,笔伐口诛,大声疾呼。”

详细解释

服心服

kǒu fú xīn fú

成语解释: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。

成语出处: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9期:“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,启发我们顾全大局,使我口服心服。”

详细解释

传心授

kǒu chuán xīn shòu

成语解释:心授:不立文字;以师徒心心相印;理解契合;传法授受。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。

成语出处:明 解缙《春雨杂述 评书》:“学书之法,非口传心授,不得其精。”

详细解释

角风情

kǒu jiǎo fēng qíng

成语解释:口头表示的情爱。

成语出处: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联班》:“那些用小钱的主子,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。”

详细解释

空谈快意

kōng tán kuài yì

成语解释:快意:使内心感到痛快。信口开河地高谈阔论,却不付诸行动,只是为了口头痛快。
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或者只是空谈快意,并不准备真正去做。”

详细解释

shùn kǒu liū

成语解释: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。

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:上面放,下面望,中间有些顶门杠!”

详细解释

惠而实不至

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

成语解释:惠:给人以好处;至:到。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;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表记》:“口惠而实不至,怨灾及其身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足挂齿

bù zú guà chǐ

成语解释:不足:不值得;挂齿:说起;提到;挂在口上。不值得在口头上一提。用于对人表示轻蔑;也用于对己表示自谦。也作“不足齿数”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叔孙通传》:“此皆群盗,鼠窃狗盗耳,何足置之齿牙间?”

详细解释

嘴上功夫

zuǐ shàng gōng fū

成语解释:指没有实际本事,只是口头说说而已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阿弥陀佛

ē mí tuó fó

成语解释:佛教用语;梵语的译音;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。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。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;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:元 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四折:“张寿友曰:'阿弥陀佛,这个是谁?'卜儿云:'这便是媳妇儿。'”

详细解释

君子协定

jūn zǐ xié dìng

成语解释: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,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,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。本用于国际事务间,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。又称作“绅士协定”。
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》:“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,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,却没有向中央报告。”

详细解释

说亲道热

shuō qīn dào rè

成语解释:说亲切热情的话。用来形容只在口头上亲热。
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6回:“可恨宝姐姐、琴妹妹天天说亲道热。”

详细解释

嘴上春风

zuǐ shàng chūn fēng

成语解释: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或是帮别人说好话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只听楼梯响,不见人下来

zhǐ tīng lóu tī xiǎng,bù jiàn rén xià lái

成语解释:比喻只是口头说说,没有实际行动。

成语出处:司马文森《风雨桐江》第三章:“一去就是好些年,说要回来,总是‘只听楼梯响,不见人下来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童齿豁

tóu tóng chǐ huò

成语解释:童:原指山无草木,比喻人秃顶;豁:缺口。头顶秃了,牙齿稀了。形容人衰老的状态。

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头童齿豁,竟死何裨?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