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有开始;没有结尾。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。
成语出处:汉 扬雄《法言 孝至》:“或问:‘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,孰宁?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有开始也有结束。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;不半途而废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张》:“有始有卒者,其惟圣人乎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慎:谨慎;如:象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
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终:结束;始:开始。自始自终一个样子。自始至终,一直不变。
成语出处:《荀子 议兵》:“虑必先事,而申之以敬,慎终如始,终始如一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慎:谨慎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
成语出处:战国·齐·孙膑《孙膑兵法·将德》:“不轻寡,不劫于敌,慎终若始。”
详细解释
qiān lǐ zhī xíng,shǐ yú zú xià 成语解释:走一千里路,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。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,逐步进行的。
成语出处: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64章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俑: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。开始制作俑的人。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没有开始,没有结尾。
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无古无今,无始无终,未有天地而生天地,至深微广大矣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谓结束时想要慎重,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太甲下》:“无轻民事惟难,无安厥位惟危,慎终于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造:开始。指首先倡导
成语出处:明·宋濂《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》:“吾惟尽造端托始之意,使后人可继而已者是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绕完一圈;又从头开始。指循环往复。周:环绕一圈;复:又、再。
成语出处:《文子 自然》:“十二月运行,周而复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经始:开始营造,指开创事业。指开基立国的大事业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乐志》:“经始大业,创造帝基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报:报答;本:根源;反:回到;始:开始。指受恩思报,不忘所自。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郊特牲》:“唯社,丘乘共粢盛,所以报本反始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慎:谨慎;如:像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
成语出处:晋·卢谨《赠刘琨》:“温温恭人,慎终如初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下车:旧指新官刚到任。伊始:开始。旧指新官刚到任;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刚到一个地方。
成语出处:《隋书 刘行本传》:“然臣下车之始,与其为约。此吏故违,请加徒一年。”
详细解释
chā zhī háo lí,sh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: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 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 《魏书 乐志》:“但气有盈虚,黍有巨细,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,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,故君子慎始也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大辂:古代大车;椎轮:无辐原始车轮。华美的大车是从无辐车轮的原始车开始的。比喻事物的进化,是从简到繁,从粗到精。
成语出处:南朝 梁 萧统《<文选>序》:“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,大辂宁有椎轮之质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隗:指战国燕人郭隗;始:开始。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。表示自我推荐。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今王诚欲致士,先从隗始,隗且见事,况贤于隗者乎?”
详细解释
chā ruò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: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 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
详细解释
chā yǐ háo lí,sh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: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
详细解释
jiǔ céng zhī tái,qǐ yú lěi tǔ 成语解释:累:堆迭,积聚。九层高台,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。比喻欲成大事,须从基础做起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64章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早上丢失了(晚上又收回来);比喻开始失败(最后取得成功)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
详细解释
shī zhī dōng yú,shōu zhī sāng yú 成语解释: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,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奚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鲜:少。有开始,很少有终结。指做事有头无尾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:“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官员到职上任。指开始担任某项职务。
成语出处:五代 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:“车驾必谋幸蜀,先以称公走马赴任。”
详细解释
mǐ bù yǒu chū,xiǎn kè yǒu zhōng 成语解释:靡:无;初:开始;鲜:少;克:能。事情都有个开头,但很少能到终了。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 大雅 荡》:“天生烝民,其命匪谌,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锋芒:刀剑的刃口和尖端;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;引申为人的棱角和锐气。比喻刚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。
成语出处:《人民日报》1984.2.25:“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,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。”
详细解释
chā yǐ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:差:相差;毫厘:很小的计量单位;谬:同“缪”。开始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司马迁传》:“故《易》曰:‘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。’”
详细解释
chā zhī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: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过犹不及”宋 朱熹集注:“夫过不及,均也。差之毫厘,缪以千里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。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,开始醒悟过来。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且有大觉,而后知此其大梦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河鱼:腹疾的隐称,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。指腹泻。
成语出处: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一点点小火星。比喻开始时微小;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。多比喻新兴的革命力量。
成语出处:明 张居正《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》:“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,激而构扇之,星星之火,遂成燎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草创:开始创办或创立;就:完成。刚开始做,尚未完成。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草创未就,会遭此祸,惜其不成,以就极刑而无愠色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蠢蠢:爬虫蠕动的样子。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。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;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刘敬叔《异苑 句容水脉》:“掘得一黑物,无有首尾,形如数百斛舡,长数十丈,蠢蠢而动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从哪里开始说。
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0回:“这一席话,不觉把雯青说得呆了半晌,方挣出一句道:‘这从何说起呢?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承:承接;启:引出;开始。承接上面的;并引出下面的。多指文章的结构。也泛指把事业或学问接过来传下去。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“故君子戒慎”唐 孔颖达疏:“故,承上启下之辞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从:自。从开始做起。
成语出处:朱自清《古文学的欣赏》:“现在得从头做起,最难的是注文用的白话……得创作。”
详细解释
dēng gāo bì zì bēi,xíng yuǎn bì zì ěr 成语解释:卑:低;迩:近。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,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。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,循序渐进。
成语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必自迩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毫:毛笔;命:使用;楮:木名,可造纸,借指纸。指开始写作。
成语出处:明·袁宏道《瓶花斋集·答王百谷》:“方且挥毫命楮,恣意著述,每一篇成,跳跃大呼,若狂若颠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绘:描摹,形容。指先有白色底子才可彩绘。比喻行事开始简单,然后逐步深入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绘事后素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萌:开始,发生。旧时的念头或想法又重新发生。多指重犯旧时的缺点或错误。
成语出处:明·汪廷讷《狮吼记·摄对》:“此妇今虽放回,恐其旧念复萌,为害不小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衰:衰弱,衰微;造:建立,开始。长期衰颓而新近方才振兴。
成语出处:宋·苏洵《审敌》:“中原之强固百倍于匈奴,虽积衰新造,而犹足以制之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积习:长期的习惯;靡:通“摩”,接触。指好的或坏的习惯都是从细微处开始,逐渐形成的。
成语出处:西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天道施》:“积习渐靡,物之微者也,其入人不知,习忘乃为常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从童年开始,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。
成语出处:《易·蒙》:“蒙以养正,圣功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潘:晋代诗人潘岳。指中年鬓发开始发白。
成语出处:晋·潘岳《秋兴赋并序》:“斑鬓髟以承弁兮,素发飒以垂领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身著官服;手持笏板;登场演戏。比喻上任作官;丑行开始(把官场比作戏台)。
成语出处:清 赵翼《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》:“袍笏登场也等闲,若他动色到柴关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本来处境不利,遇到机会,命运开始好转。同“时来运转”。
成语出处:清 姬文《市声》第十七回:“阿大利时来运来,首先挑着粪担,到租界出粪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本来处境不利,遇到机会,命运开始好转。同“时来运转”。
成语出处:明 王玉峰《焚香记 相决》:“问何年是你的运来时旋?”
详细解释
shī zhī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: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大戴礼记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。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弦:琴弦,装上弦;鼓:弹。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。
成语出处: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:“斫而为琴,弦而鼓之,金声而玉应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发:开始行动;制:制服。指争取主动;先动手来制服对方。现泛指先下手争取主动。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项籍传》:“先发制人,后发制于人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一点儿小火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;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微小;但有旺盛的生命力;前途无限。星火:微小的火;燎原:火烧原野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 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向明:天将亮;治:治理。天刚亮就开始治事。形容勤于政事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·说卦》:“圣人南面而听天下,向明而治,盖取诸此也。”
详细解释
xīng xīng zhī huǒ,suì chéng liáo yuán 成语解释: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。比喻开始时微小,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。
成语出处:明·张居正《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》:“究观近年之事,皆起于不才武职、贪黩有司及四方无赖奸徒窜入其中激而构扇之,星星之火,遂成燎原。”
详细解释
xīng xīng zhī huǒ,kě yǐ liáo yuán 成语解释: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。比喻开始时微小,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。”张鸿《续孽海花》第57回:“你不轻视了。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,不晓得怎么结局呢!”
详细解释
xíng yuǎn bì zì ěr,dēng gāo bì zì bēi 成语解释:自;从;迩:近;卑:低下。走远路必须要从近处开始,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。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。
成语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必自迩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月圆则缺。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开始衰退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语曰‘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’。物盛则衰,天地之常数也。”
详细解释
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成语解释:要在一年(或一天)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,为全年(或全天)的工作打好基础。
成语出处:南朝梁 萧统《纂要》: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陟:升;陟遐:远行;迩:近。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。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,循序渐进。
成语出处:唐·王勃《平台秘略论十首·幼俊》:“岂非积微成大,陟遐自迩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品:等级。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至于中正九品,上圣古贤,皆所不为,岂蔽于此事而有所不周哉,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承:承接;启:开创、开始。承接前面的;引出后面的。多用于事业、学问方面。也作“承先启后。”
成语出处: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 曾有菴赠文》:“公承前草创,启后规模,此之功德,垂之永永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师:军队。利:顺利。出战不顺利。形容事情刚开始,就遭受败绩。
成语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29章:“今天真是出师不利,一个好人都没有遇上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品:等级。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。
成语出处: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今天下四万万人之材性,长素岂尝为其九品中正而一切检查差第之乎?”
详细解释
chóng dǎ gǔ,lìng kāi zhāng 成语解释:重:重新。比喻重新开始,另起炉灶。
成语出处:老舍《二马》第四段:“搬家,跟父亲痛痛快快的说一回,或者甚至闹一回,闹完了,重打鼓,另开张,干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。
成语出处:《明成化说唱词话·花关索出身传》:“自从盘古开天地,三皇五帝夏商君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辟:开辟。古代神话传说;盘古氏开天辟地;才开始了人类历史。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。
成语出处:《隋书 音乐志中》:“开天辟地,峻岳夷海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