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①卷起军旗,停擂战鼓。指军队隐蔽行动,避免暴露目标。②比喻停止行动。
成语出处:《明史·流贼传·张献忠》:“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,收溃散,掩旗息鼓,益西走白羊山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正正:整齐。排列整齐的军旗。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。
成语出处: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阵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靡:倒下。指车迹错乱,军旗倒下。形容军队溃败。
成语出处: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未有凭陵我郊沂,侵轶我河县,而不焚师殪甲,靡旗辙乱者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旗:军队用的旗帜。原指军旗鲜艳;后指对某些问题态度明朗。
成语出处: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:“兀术好生疑惑,忙出营前观看,果然依旧旗帜鲜明,刀枪密布,不知何故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军旗象繁星,剑戟如闪电。比喻军容之盛。
成语出处: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揭:举起;竿:竹竿。砍削树木当兵器,举起竹竿作军旗。比喻武装起义。
成语出处: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,天下云合响应,赢粮而景从,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秉:执持;旄:古代军旗;钺:掌权的兵器。比喻掌握军事大权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牧誓》:“王左仗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