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经: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;史:史学,史书;百家:诸子百家之学。指各方面的学问。
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六卷:“那诗书是本等,就是经史百家,也多涉猎过的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经:经书,儒家经典;史:史书;子: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经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:“两都各聚书四部,以甲乙丙丁为次,列经史子集四库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子厚少精敏,无不通达……议论证据古今,出入经史百子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左边放着史书,右边放着经书。形容博览群书或藏书丰富。
成语出处:明·宋濂《黄氏义门铭》:“视其斋庭,左史右经,踵武绳绳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六艺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;传:解释经书的书。泛指古代典籍。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儒者六艺为法,六艺经传以千万数,累世不能通其学,当年不能究其礼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经:指儒家经典。晚上读史书,早晨读经书。形容勤奋好学。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刘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小圣在生之日,萤窗雪案,暮史朝经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引;援解;引用;经:经书;据:依据;典:典籍。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荀爽传》:“爽皆引据大义,正之经典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白首:白头;穷经:专心钻研经书。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,形容好学不倦。
成语出处:宋 苏辙《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》:“谓白首穷经之乐,尚可推以与人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皓:白;首:头发;穷经: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。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。
成语出处:唐 韩偓《赠易卜崔江处士》诗:“白首穷经通秘义,青山养老度危时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行:走;经:经书。走路经常携带经书。形容人好学。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儒林传》:“行常带经,止息则诵习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手捧经书,质疑问难。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飨射礼毕,帝正坐自讲,诸儒执经问难于前,冠带缙绅之人,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一年视离经辨志,三年视敬业乐群,五年视博习亲师,七年视论学取友,谓之小成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叩问:询问。拿着经书,向人请教。指虚心向人学习。
成语出处: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尝趋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,执经叩问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。
成语出处: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微:精深;大义:本指经书的要义;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。
成语出处:清 黄宗羲《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》:“其微言大义,苟非工大积久,能见本体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,刊印讲解文字,这些文字称为“高头讲章”
成语出处: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八回:“先生见了那没头没脑辟空而来的十五个大字,正不知从那里开口,才入得进这中庸两个字,只得先看了一遍高头讲章,照着那讲章往下敷衍半日,才得讲完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道教经书中所说的“仙果”。
成语出处:《真诰·运象二》:“玉醴金浆,交梨火枣,此则腾飞之药,不比于金丹也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