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恫瘝:病痛,疾苦。指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,看作自己的痛苦。
成语出处:太平天国·黄期陛《建天京于金陵论》:“恫瘝一体,休戚相关,恩膏覃敷,海宇均蒙雨露沾濡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痌瘝:病痛,比喻疾苦;在抱:在胸怀中。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康诰》:“恫瘝乃身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恫:疼痛;瘝:病。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康诰》:“呜呼小子封,恫瘝乃身,敬哉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恫:疼痛;瘝:病。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。
成语出处: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第二卷:“与天地万物为一体,处处恫瘝在身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