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古书的成语

共 7 个成语

水火兵虫

shuǐ huǒ bīng chóng

成语解释: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:水灾、火灾、战乱和书蠹。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。

成语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病后杂谈之余》:“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,因为他们乱点一通,佛头着粪: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。”

详细解释

故纸堆

gù zhǐ duī

成语解释:指大量的古旧书籍、资料。含贬义。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,不知人情世故。

成语出处:《五灯会元 古灵神赞禅师》:“百年钻故纸,何日出头时?在这些故纸堆中,有发掘不尽的知识宝藏。”

详细解释

牙签玉轴

yá qiān yù zhóu

成语解释: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。借指书籍。牙,象牙;玉,美玉。形容书籍之精美。

成语出处:《隐居通议·古赋一》引宋·傅幼安《味书阁赋》:“黄帘绿幕之闭,牙签玉轴之藏,出则连车,入则充梁。”清·余杯《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绮窗绣帘,牙签玉轴,堆列几案。”

详细解释

diào shū dài

成语解释:掉:摆动,摇动。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。

成语出处:《南唐书·彭利用传》:“利用对家人稚子,下逮奴隶,言必据书史,断言破句,以代常谈,俗谓之‘掉书袋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缺有间

shū quē yǒu jiàn

成语解释: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帝本纪》:“《书》缺有间矣,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。”

详细解释

三写易字

sān xiě yì zì

成语解释:晋葛洪《抱朴子 遐览》:“故谚曰:‘书三写,鱼成鲁,虚成虎。’”后以“三写易字”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。

成语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遐览》:“故谚曰:‘书三写,鱼成鲁,虚成虎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钻研故纸

zuān yán gù zhǐ

成语解释:故纸:指文籍,古书。讽刺脱离实际,一味读古书的人。

成语出处:清·张岱《讨蠹鱼檄》:“钻研故纸,信煮字真可疗饥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