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父母的成语

共 148 个成语

哀哀

āi āi fù mǔ

成语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 小雅 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详细解释

为民

wéi mín fù mǔ

成语解释:这:作为,充当;父母:即父母官。担任地方行政长官。

成语出处: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为民父母行政,不免于率兽而食人,恶在其为民父母也?”

详细解释

恩同

ēn tóng fù mǔ

成语解释:恩:恩惠;同:如同。待人的好处、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。

成语出处:唐·陈子昂《为张著作谢父官表》:“伏惟神皇陛下,恩同父母,矜照恳诚,信其赤心,实有馨竭。”

详细解释

遗体

fù mǔ yí tǐ

成语解释:人是父母所生,指自己的身体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义》:“身也者,父母之遗体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衣食

yī shí fù mǔ

成语解释:穿的和吃的都靠父母提供;指赖以为生的人。

成语出处: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二折:“你不知道,但来告状的,就是我衣食父母。”

详细解释

恩勤

fù mǔ ēn qín

成语解释: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 豳风 鸱鸮》:“恩斯勤斯,鬻子之闵斯。”

详细解释

斑衣戏彩

bān yī xì cǎi

成语解释:指身穿彩衣,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。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。

成语出处:《北堂书钞》卷一二九引《孝子传》言老莱子年七十,父母尚在,因常服斑衣,为婴儿戏以娱父母。

详细解释

fù mǔ guó

成语解释:指祖国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去鲁,曰:‘迟迟吾行也,去父母国之道也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之邦

fù mǔ zhī bāng

成语解释:指祖国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”

详细解释

之国

fù mǔ zhī guó

成语解释:自己出生的国家。指祖国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大鲁,坟墓所处,父母之国,国危如此,二三了何为莫出?”

详细解释

移孝作忠

yí xiào zuò zhōng

成语解释: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。同“移孝为忠”。

成语出处:谢觉哉《不惑集 爱父母》:“不错,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。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——‘孝亲’的自然伦理,要人民‘移孝作忠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分形同气

fēn xíng tóng qì

成语解释: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。

成语出处: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精通》:“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体而两分,同气而异息。”

详细解释

连枝同气

lián zhī tóng qì

成语解释:《吕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体而两分,同气而异息。”旧题汉苏武《诗》之一:“况我连枝树,与子同一身。”后以“连枝同气”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密关系。

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体而两分,同气而异息。”旧题汉苏武《诗》之一:“况我连枝树,与子同一身。”

详细解释

逾墙钻穴

yú qiáng zuàn xué

成语解释:亦作“逾墙钻蠙”。亦作“逾墙窥蠙”。语本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钻穴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”后以“逾墙钻穴”指男女偷情。

成语出处:语出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钻穴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钻穴逾墙

zuān xué yú qiáng

成语解释:穴:洞。逾:越过。钻洞爬墙。旧时常比喻违背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恋的行为。后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窃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钻穴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慈子孝

mǔ cí zǐ xiào

成语解释:母亲慈祥爱子,子女孝顺父母,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康诰》:“天惟与我彝。”孔传:“天与民五常,使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。”

详细解释

冻浦鱼惊

dòng pǔ yú jīng

成语解释: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。《晋书·王祥传》:“王祥字休征,琅邪临沂人……父母有疾,衣不解带,汤药必亲尝。母常欲生鱼,时天寒冰冻,祥解衣将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双鲤跃出,持之而归。”后因以“冻浦鱼惊”为孝亲之典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王祥传》:“王祥字休徵,琅邪临沂人……父母有疾,衣不解带,汤药必亲尝。母常欲生鱼,时天寒冰冻,祥解衣将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双鲤跃出,持之而归。”

详细解释

班衣戏彩

bān yī xì cǎi

成语解释:指身穿彩衣,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。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。

成语出处:参见“斑衣戏彩”。

详细解释

承欢膝下

chéng huān xī xià

成语解释:承欢:旧指侍奉父母;膝下: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,故表示幼年。旧指侍奉父母。

成语出处:《孝经·圣治》:“故亲生之膝下,以养父母曰严。”

详细解释

重生

chóng shēng fù mǔ

成语解释:重生:再一次获得生命。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;多指救命恩人。

成语出处:元 杨显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你是我重生父母,再长爷娘。”

详细解释

椿庭萱堂

chūn tíng xuān táng

成语解释:椿庭:比喻父亲;萱堂:比喻母亲。指父母双亲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岁为春,八千岁为秋。”

详细解释

fù mǔ guān

成语解释:旧时对州县官的称呼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9卷:“且莫说我是父母官,即使平交,也不该如此!”

详细解释

顾复之恩

gù fù zhī ēn

成语解释:顾:回头看;复:反复。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……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

详细解释

免怀之岁

miǎn huái zhī suì

成语解释:谓三岁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”后因称三岁为“免怀之岁”。
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”

详细解释

劬劳之恩

qú láo zhī ēn

成语解释:谓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。
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9回:“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,光耀祖宗,报答父母劬劳之恩。”

详细解释

全受全归

quán shòu quán guī

成语解释: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,应当终身洁身自爱,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义》:“父母全而生之,于全而归之,可谓孝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寝苫枕干

qǐn shān zhěn gàn

成语解释: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,子女卧草枕盾,表示时刻不忘报仇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子夏问于孔子曰:‘居父母之仇如之何?’孔子曰:‘寝苫枕干不仕,弗与共天下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如丧考妣

rú sàng kǎo bǐ

成语解释:妣:音比;考妣:旧时对父母死后的称呼;父亲死后叫考;母亲死后叫妣。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 舜典》:“二十有八载,帝乃殂落,百姓如丧考妣。”

详细解释

若丧考妣

ruò sàng kǎo bǐ

成语解释:丧:死去;考:父亲;妣:母亲。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。

成语出处:汉 扬雄《元后诔》:“享国六十,殂落而崩。四海伤怀,擗踊拊心,若丧考妣,遏密八音。”

详细解释

生我劬劳

shēng wǒ qú láo

成语解释:劬劳:劳苦。父母生养子女非常辛苦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详细解释

黍油麦秀

shǔ yóu mài xiù

成语解释:《尚书大传》卷二:“微子朝周,过殷故墟,见麦秀之蕲蕲兮……曰:此父母之国。乃为《麦秀之歌》,曰:‘麦秀渐渐兮,禾黍油油。彼狡童兮,不我好仇!’”按,《史记 宋微子世家》亦载此事,“微子”作“箕子”。后因以“黍油麦秀”为亡国之痛的感叹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大传》卷二:“微子朝周,过殷故墟,见麦秀之蕲蕲兮……曰:此父母之国。乃为《麦秀之歌》,曰:‘麦秀渐渐兮,禾黍油油。彼狡童兮,不我好仇!’”按,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亦载此事,“微子”作“箕子”。

详细解释

王祥卧冰

wáng xiáng wò bīng

成语解释: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。比喻子女孝顺父母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王祥传》:“父母有疾,衣不解带……祥解衣将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双鲤跃出,持之而归。”

详细解释

显亲扬名

xiǎn qīn yáng míng

成语解释: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

成语出处:《孝经 开宗明义》:“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畜我不卒

xù wǒ bù zú

成语解释:畜:养育;卒:终。指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责没有完成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日月》:“日居月诸,东方自出。父兮母兮,畜我不卒。”

详细解释

先意承志

xiān yì chéng zhì

成语解释: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义》:“君子之所为孝者,先意承志,谕父母于道。”

详细解释

先意承旨

xiān yì chéng zhǐ

成语解释:先意:超先想到;承旨:遵从意旨。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上级意图,极力奉承。

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八奸》:“此人主未命而唯唯,未使而诺诺,先意承旨,观貌察色,以先主心者也。”《礼记·祭义》:“君子之所为孝者,先意承志,谕父母于道。”

详细解释

孝子爱日

xiào zǐ ài rì

成语解释:谓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,能及时行孝。

成语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孝至》:“事父母自知不足者,其舜乎?不可得而久者,事亲之谓也。孝子爱日。”

详细解释

扬名显亲

yáng míng xiǎn qīn

成语解释:扬:传扬;显:显赫;亲:父母。指使双亲显耀,名声传扬。

成语出处:《孝经 开宗明义》:“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仰事俯畜

yǎng shì fǔ xù

成语解释:上要侍奉父母,下要养活妻儿。泛指维持一家生活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是故明君制民之产,必使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。”

详细解释

陟岵陟屺

zhì hù zhì qǐ

成语解释: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;屺:无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魏风·陟岵》:“陟彼枯岵兮,瞻望父兮。……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”

详细解释

陟岵瞻望

zhì hù zhān wàng

成语解释: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 魏风 陟岵》:“陟彼枯岵兮,瞻望父兮。……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”

详细解释

属毛离里

zhǔ máo lí lǐ

成语解释:比喻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密切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不属于毛?不离于里?”

详细解释

再生

zài shēng fù mǔ

成语解释:再次给予生命的人。多指救命恩人;也指对自己有重大恩德的人。

成语出处:宋 曾晞颜《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》:“夹路香花迎拜了,见说家家举酒,道公是再生父母。”

详细解释

杀彘教子

shā zhì jiào zǐ

成语解释:彘:猪。父母说话算数,教子诚实无欺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诸说左上》:“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随之而泣,其母曰:‘女还,顾反为女杀彘。’妻适市来,曾子欲捕彘杀之。……‘母欺子,子而不信其母,非所以成教也。’遂烹彘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施衿结褵

shī jīn jié lí

成语解释:本指古代女子出嫁,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。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。

成语出处:语出《诗 豳风 东山》:“之子于归,皇驳其马,亲结其缡,九十其仪。”又《仪礼 士昏礼》:“母施衿结帨,曰:‘勉之敬之。夙夜毋违宫事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慈子孝

fù cí zǐ xiào

成语解释:父:指父母;子:子女。父母对子女慈爱,子女对父母孝顺。

成语出处:《礼记 礼运》:“何谓人义?父慈,子孝,兄良,弟悌,夫义,妇听,长惠,幼顺,君仁,臣忠。”

详细解释

伯俞泣杖

bó yú qì zhàng

成语解释:伯俞:古代孝子名。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。

成语出处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二卷:“毛义捧檄,为亲之存;伯俞泣杖,因母之老。”

详细解释

寸草春晖

cùn cǎo chūn huī

成语解释:寸草:小草;春晖:春天的阳光。小草的心意;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。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。

成语出处:唐 孟郊《游子吟》诗: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!”

详细解释

慈乌返哺

cí wū fǎn bǔ

成语解释:慈:奉养。返哺:乌雏长大,衔食哺其母。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薛苞认母》第二折:“常言道马有垂缰。犬有那展草,踹踏街心慈乌反哺。”

详细解释

慈乌反哺

cí wū fǎn bǔ

成语解释:慈:奉养;慈乌:乌鸦的一种,相传能反哺其母;反哺:乌雏长大,衔食哺其母。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薛苞认母》第二折:“常言道马有垂缰,犬有那展草,踹踏街心,慈乌反哺。”

详细解释

反哺之情

fǎn bǔ zhī qíng

成语解释: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,报答恩情。

成语出处: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禽部》:“慈鸟:此鸟初生,母哺六十日,长则反哺六十日,可谓慈孝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孤犊触乳

gū dú chù rǔ

成语解释:原意是独生子因溺爱,助长了骄气,父母反受其害。后比喻无依无靠的人请求别人的援助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循吏传 仇览》李贤注引谢丞《后汉书》:“孤犊触乳,骄子骂母。”

详细解释

谨终追远

jǐn zhōng zhuī yuǎn

成语解释:终:人死;远:指祖先。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,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。
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母蒲氏王氏秦国太天人外制》:“谨终追远,仁也;显亲扬名,孝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门闾之望

mén lǘ zhī wàng

成语解释:指父母对子女的想望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六》:“王孙贾年十五,事闵王。王出走,失王之处。其母曰:‘女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;女暮出而不还,则吾倚闾而望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倚闾之望

yǐ lǘ zhī wàng

成语解释:闾:古代里巷的门。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。

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49回:“姑母接了此信,见了阿妹,也好放心,也免许多倚闾之望。”

详细解释

骨肉之亲

gǔ ròu zhī qīn

成语解释: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

成语出处:闽剧《钗头凤》:“千不念万不念要念舅父,伊和娘亲姐弟骨肉之亲。”

详细解释

为臣死忠,为子死孝

wéi chén sǐ zhōng,wéi zǐ sǐ xiào

成语解释:为:作为。为臣的应不惜生命忠于帝王,为子的应不惜生命孝顺父母。

成语出处:明·吾丘瑞《运甓记·父子死节》:“为臣死忠,为子死孝,孩儿兄弟二人,情愿同爹爹出阵。”

详细解释

爱非其道

ài fēi qí dào

成语解释:道:方法。对某人很亲爱,方法不对头。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。

成语出处:清 郑燮《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》:“余五十二岁,始得一子,岂有不爱之理?然爱之必以其道。”

详细解释

白云孤飞

bái yún gū fēi

成语解释:比喻客居他乡,思念父母。
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 狄仁杰传》:“其亲在河阳别业,仁杰赴并州,登太行山,南望见白云孤飞,谓左右曰:‘吾亲所居,在此云下。’瞻望伫立久之。云移乃行。”

详细解释

薄养厚葬

bó yǎng hòu zàng

成语解释: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,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,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白云亲舍

bái yún qīn shè

成语解释:亲:指父母;舍:居住。比喻思念父母的话。

成语出处:明 金銮《醉太平 送叶泮西内台》套曲:“青灯旅馆添归梦,白云亲舍觅征鸿。”

详细解释

春晖寸草

chūn huī cùn cǎo

成语解释:春晖:春天的阳光;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。寸草:一寸长的小草;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。

成语出处:唐·孟郊《游子吟》: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

详细解释

晨昏定省

chén hūn dìng xǐng

成语解释:晚间服侍就寝,早上省视问安。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。

成语出处:宋 陆游《上殿札子》:“所谓悦亲之道,非荐旨甘,奉轻暖也;非晨昏定省,冬夏温凊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柴毁骨立

chái huǐ gǔ lì

成语解释: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,身体受到摧残,消瘦憔悴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:《北史·陈孝意传》:“在郡菜食斋居,朝夕哀临,每一发声,未尝不绝倒,柴毁骨立,见者哀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柴毁灭性

chái huǐ miè xìng

成语解释:柴毁: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。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,危及生命。唐·赵儋《右拾遗陈公旌德碑》:“文林卒,公至性纯孝,遂庐墓侧,杖而徐起,柴毁灭性,天下之人,莫不伤叹。”参见“哀毁骨立”、“柴毁骨立”

成语出处:唐·赵儋《右拾遗陈公旌德碑》:“文林卒,公至性纯孝,遂庐墓侧,杖而徐起,柴毁灭性,天下之人,莫不伤叹。”

详细解释

彩衣娱亲

cǎi yī yú qīn

成语解释: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,很孝顺,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,扮成幼儿,引父母发笑。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刘向《列女传》:“老莱子孝养二亲,行年七十,婴儿自娱,着五色彩衣,尝取浆上堂,跌仆,因卧地为小儿蹄,或美鸟鸟于亲侧。”

详细解释

冬温夏凊

dōng wēn xià qìng

成语解释:凊:凉。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本指人子孝道。现亦泛称冬暖夏凉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,昏定而辰省。”

详细解释

冬温夏清

dōng wēn xià qīng

成语解释: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本指人子孝道。现亦泛称冬暖夏凉。

成语出处:北魏《张猛龙碑》:“冬温夏清,晓夕承奉。”

详细解释

儿大不由娘

ér dà bù yóu niáng

成语解释:由:听从,顺从。儿女长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。

成语出处: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9回:“别说我是他妗子,我就是他娘,他‘儿大不由娘’,我也管不的他。”

详细解释

儿大不由爷

ér dà bù yóu yé

成语解释:由:听从,顺从。儿女长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。

成语出处: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2回:“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爷叫起来,儿大不由爷,他也管我不住。”

详细解释

饿鬼投胎

è guǐ tóu tāi

成语解释:比喻大量吃东西而不劳动,造成对父母的拖累。

成语出处: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咱们也不嫉妒他人,纵使不一定是个讨债的,也难免是个饿鬼投胎。”

详细解释

儿女之债

ér nǚ zhī zhài

成语解释:债:欠帐。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。

成语出处:元 高明《琵琶记 丞相教女》:“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。”

详细解释

反哺之私

fǎn bǔ zhī sī

成语解释:反哺:幼鸟长大后,衔食喂其母。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,报答养育之恩。

成语出处: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

详细解释

风木含悲

fēng mù hán bēi

成语解释:比喻因父母亡故,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。

成语出处: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风木叹

fēng mù tàn

成语解释:风木:同“风树”,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指丧父母的悲伤。

成语出处:宋·陆游《焚黄》:“早岁已形风木叹,余生永废《蓼莪》诗。”

详细解释

风木之悲

fēng mù zhī bēi

成语解释:比喻父母亡故,不及侍养的悲伤。

成语出处: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元白揣摩》:“早年失怙,常怀风木之悲;壮岁鼓盆,久虚琴瑟之乐。”

详细解释

风木之思

fēng mù zhī sī

成语解释:比喻父母亡故,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。

成语出处:明·张居正《承天大志纪赞·陵寝纪》:“臣谨以山川形胜、陵宫规制,各为一图,用备九重瞻览,少慰风木之思。”

详细解释

风树悲

fēng shù bēi

成语解释:指丧父母的悲伤。

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赠友》诗:“庶使孝子心,皆无风树悲。”

详细解释

风树之悲

fēng shù zhī bēi

成语解释:风树: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指丧父母的悲伤。

成语出处:唐·道宣《续高僧传·译经·释宝唱》:“临朝端默,过隙子思弥轸;垂拱岩廊,风树之悲逾切。”

详细解释

风树之感

fēng shù zhī gǎn

成语解释:风树: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指丧父母的悲伤。

成语出处: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九卷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割股疗亲

gē gǔ liáo qīn

成语解释:股:大腿。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。

成语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52回:“妯娌两个商议,说要割股疗亲,可以回生起死。”

详细解释

割襟之盟

gē jīn zhī méng

成语解释:割襟:指腹为婚时,各自割下衣襟,彼此珍藏作为信物。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。

成语出处:《元史·刑法志·二·户婚》:“诸男女议婚,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,禁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骨肉分离

gǔ ròu fēn lí

成语解释:骨肉:指父母兄弟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0卷:“谁知死后缠绵,恩变成仇,害得我骨肉分离,死无葬身之地,我好苦也!我好恨也!”

详细解释

骨肉离散

gǔ ròu lí sàn

成语解释: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 唐风 杕杜序》:“《杕杜》,刺时也。君不能亲其宗族,骨肉离散,独居而无兄弟,将为沃所并尔。”

详细解释

骨肉私情

gǔ ròu sī qíng

成语解释: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。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。
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6回:“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,庶可尽骨肉私情,共享天伦之乐事。”

详细解释

骨肉团圞

gǔ ròu tuán luán

成语解释:骨肉: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指亲人离而复聚。

成语出处: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琼英入宫》:“骨肉团圞乐正浓,一封丹诏实相从,恩承淑女荣非愿,割爱双亲恨怎穷。”

详细解释

骨肉团圆

gǔ ròu tuán yuán

成语解释:骨肉: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指亲人离而复聚。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一折:“待他长大成人后,须教骨肉再团圆。”

详细解释

骨肉相亲

gǔ ròu xiāng qīn

成语解释: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轻重》:“兄弟相戚,骨肉相亲。”

详细解释

骨肉之恩

gǔ ròu zhī ēn

成语解释: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;恩:亲爱。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。
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8回:“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,委卿以兵马之重乎?”

详细解释

骨肉之情

gǔ ròu zhī qíng

成语解释: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。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。

成语出处:清·刘熙载《艺概·文概》:“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,酸恻呜咽。”

详细解释

昏定晨省

hūn dìng chén xǐng

成语解释:昏:天刚黑;省:探望、问候。晚间服侍就寝,早上省视问安。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,昏定而晨省。”

详细解释

好女不穿嫁时衣

hǎo nǚ bù chuān jià shí yī

成语解释:比喻自食其力,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。

成语出处:旧谚:“好男不吃分家饭,好女不穿嫁时衣。”

详细解释

藉草枕块

jiè cǎo zhěn kuài

成语解释:藉:垫衬。古时居父母之丧,坐卧在草垫上,枕着土块。形容悲痛欲绝。
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4回:“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,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,恨苦居丧。”

详细解释

鸡骨支床

jī gǔ zhī chuáng

成语解释: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。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。也形容十分消瘦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王戎,和峤同时遭打丧,俱以孝称,王鸡骨支床,和哭泣备礼。”

详细解释

金枷玉锁

jīn jiā yù suǒ

成语解释:枷:套在脖子上的刑具;锁:用铁环连接而成的刑具。比喻儿女既是父母的宝贝,又是负担和包袱。

成语出处:元 无名氏《小张屠》第二折:“到来日只少个殃人祸,儿女是金枷玉锁。”

详细解释

家贫亲老

jiā pín qīn lǎo

成语解释:家里贫穷,父母年老。旧时指家境困难,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刘向《说苑·建本》:“子路曰:负重道远者,不择地而休;家贫亲老者,不择禄而仕。”

详细解释

老莱娱亲

lǎo lái yú qīn

成语解释:表示孝顺父母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刘向《列女传》:“老莱子孝养二亲,行年七十,婴儿自娱,着五色彩衣,尝取浆上堂,跌仆,因卧地为小儿蹄,或美鸟鸟于亲侧。”

详细解释

老牛舐犊

lǎo niú shì dú

成语解释:舐:舔;犊:小牛。老牛舔着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杨彪传》:“子修为曹操所杀,操见彪问曰:‘公何瘦之甚?’对曰:‘愧无日磾先见之明,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暮云亲舍

mù yún qīn shě

成语解释:亲:父母,亲人;舍:居所。比喻客居他乡,思念亲人。

成语出处:明·康海《王兰卿》第二折:“他那里眼巴巴望不见暮云亲舍,想人生最苦离别,他可也官差不自由。”

详细解释

全科人儿

quán kē rén ér

成语解释:指父母、配偶、子女都健在的人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犬马之养

quǎn mǎ zhī yǎng

成语解释:供养父母的谦辞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”

详细解释

因篇幅关系,关于父母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 个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