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旌:表彰;善:美好;惩:惩罚。表彰好人好事,惩办恶人恶事。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封赠忠臣》:“呜呼,旌善惩恶,申公匪私,生者享爵禄之荣,死者沐恩光之贲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谓赏赐善人善事,惩罚恶人恶事。
成语出处:汉·贡禹《赎罪》:“赏善罚恶,不阿亲戚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磨:折磨。指狠毒的人自然会有更狠毒的人来折磨他。
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八卷:“好人还遇好人救,恶人自有恶人磨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。
成语出处:旧题宋·苏轼《艾子杂说》:“王曰‘前人已不住矣,又安敢祸之?’艾子曰:‘真是鬼怕恶人也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剪、除:扫除。扫除恶人与奸人。
成语出处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0回:“似你我行侠尚义,理应济困扶危,剪恶除奸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假装做好人或恶人,以事应付。
成语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六二回:“两个公人,一路上做好做恶,管押了行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党:袒护;朋:朋比。袒护恶人,勾结坏人。形容与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。
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59回:“其有党恶朋奸,甘为逆羽,杀无赦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两地书》:“经我强硬的答复,没法对付,便用最终的毒计,就是以退为进,先发制人,亦即所谓‘恶人先告状’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原为佛家语。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,恶人死后堕入地狱。佛家用以劝善惩恶。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。
成语出处:《宋书·天竺迦毘黎国传》:“且要天堂以就善,曷若服义而蹈道;惧地狱以敕身,孰与从理以端心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傅:通“附”;翼:翅膀。替老虎加上翅膀。比喻帮助坏人,增加恶人的势力。
成语出处:《逸周书 寤敬》:“无为虎傅翼,将飞入邑,择人而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想方设法,假装成好人或恶人,以便应付。
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众人做歉做好,劝了他们回去。众人也各自散了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卖咸鱼的店铺。鱼常腐臭,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。亦作“鲍鱼
成语出处:《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》:“与君子游,苾乎如入兰芷之室,久而不闻,则与之化矣;与小人游,贷乎如入鲍鱼之次,久而不闻,则与之化矣。”王聘珍解诂:“次,若今市亭然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鳄鱼:一种生性凶残,捕食人、畜的爬行动物。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,边吃边流眼泪。比喻恶人的假慈悲。
成语出处:司马文森《风雨桐江》第14章:“‘她也是他们一伙的,别以为她会哭,哭的多伤心呀,’她想,‘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!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旧时指不忠君主;不守臣道;作风反叛的大臣。后指破坏国家统一;损害人民利益的恶人。也作“逆子贼臣”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惧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翼:翅膀。替老虎加上翅膀。比喻帮助坏人,增加恶人的势力。
成语出处:《逸周书·寤敬篇》:“毋为虎傅翼,将飞入邑,择人而食之。”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,是为虎傅翼,曷为弗除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招惹恶人,自找麻烦。
成语出处: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回生》:“咳,柳郎真信人也。亏杀你拨草寻蛇,亏杀你守株待兔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官仓:放公粮的地方。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。
成语出处:唐·曹邺《官仓鼠》:“官仓老鼠大如斗,见人开仓也不走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替老虎加上翅膀。比喻帮助坏人;增加恶人的势力。
成语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刘备枭雄,久留蜀而不遣,是纵虎入室矣。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,何异与为虎添翼乎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;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;这种鬼叫作“伥”。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。
成语出处:孙中山《革命原起》:“有保皇党发生,为虎作伥,其反对革命,反对共和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善终:正常死亡。指人不得好死。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。
成语出处: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》:“汝家虽出二帝,可惜不得善终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。
成语出处: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4回:“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,在文庙行香的时节,出力讲了一讲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屋:一屋挨一屋,家家;诛:杀戮。家家都可杀戮,世风日下,恶人众多。
成语出处:汉·陆贾《新语·无为》:“尧舜之民,可比屋而封;桀纣之民,可比屋而诛者,教化使然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。也比喻凶残的恶人。
成语出处: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八回:“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。天晚了,倘若出来个把,我们就坏了。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谗:说别人坏话;慝:邪恶。进谗言的恶人的嘴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愿以间执谗慝之口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表现思念、怀旧之意。亦为慨叹仕途险恶、人生无常之词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尤悔》:“陆平原河桥败,为卢志所谗,被诛。临刑叹曰:‘欲闻华亭鹤唳,可复得乎!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兕:犀牛一类的野兽。柙:关兽的木笼。虎、兕从木笼中逃出。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,主管者应负责任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季氏》:“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①泛指凶猛的动物。②比喻恶人歹徒。
成语出处:明·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三折:“转过这山坡,一簇榆林,黑洞洞的,不知里面藏着什么狼虫虎豹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招惹恶人,自讨苦吃。
成语出处:元 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三折:“撩蜂剔蝎,打草惊蛇,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有势力的奸狡恶人。
成语出处:清·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监禁》:“有婪官利其赃利,致之死而灭口者;有神奸巨蠹,恐其幸脱而立取病呈者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恶人得势、胡作非为。
成语出处: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虽然一时对恶人无可奈何;但觉得上天不会放过他。
成语出处:元 无名氏《朱砂担》第四折:“才见得冤冤相报,方信道天理难容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和老虎商量;要它的皮。比喻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去商量损害他人利益的事;绝对办不到。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己的利益;纯属幻想。
成语出处:《太平御览》第208卷引《符子》:“欲为千金之裘,而与狐谋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。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引:招引。引来老虎,保卫自己。比喻企图依仗恶人,结果反受其害。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三回:“严颜在巴郡,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,拊心而叹曰:‘此所谓独坐穷山,引虎自卫者也!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鸮鸟鸣叫,老鼠肆暴。比喻恶人气焰嚣张。
成语出处:明·夏完淳《周公论》:“鸮鸣鼠暴,竟为酷祸,所谓犹豫之失也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