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读书的成语

共 95 个成语

闭户

bì hù dú shū

成语解释: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。

成语出处:《隋书 卢思道传》:“思道读之,多所不解,于是感激,闭户读书,师事河间邢才子。”

详细解释

闭门

bì mén dú shū

成语解释: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。形容专心埋头苦读。

成语出处: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盖须切磋相起明也。见闭门读书,师心自是。稠人广坐,谬误差失者多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映月

yìng yuè dú shū

成语解释: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。形容家境清贫,勤学苦读。

成语出处:《南史 江泌传》:“泌少贫,昼日斫屧为业,夜读书随月光,光斜则握卷升屋,睡极堕地则更登。”

详细解释

种子

dú shū zhǒng zǐ

成语解释: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11卷:“周益公云:汉二献皆好书,而其传国皆最远。士大夫家,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?”

详细解释

然荻

rán dí dú shū

成语解释:然:“燃”的本字,燃烧;荻:芦苇一类的植物。燃荻为灯,发奋读书。形容勤学苦读。

成语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梁世彭城刘绮,交州刺史勃之孙,早孤家贫,灯烛难办,常买荻尺寸折之,然明夜读。”

详细解释

得间

dú shū dé jiàn

成语解释:间:间隙。比喻窍门。读书得了窍门。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,心领神会。

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4回:“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!你说的一点不错。”

详细解释

据鞍

jù ān dú shū

成语解释: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。后多形容学习勤奋。

成语出处:《渊鉴类函·驴三》:“江邻几调蓝山尉,骑驴赴官,第据鞍读书,至迷失道,家人求之乃觉。”

详细解释

挟筴

xié cè dú shū

成语解释:挟:夹持;筴:同“策”,古代简册、书籍。手拿图书,一心读书。形容勤奋学习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骈拇》:“问臧奚事?则挟筴读书;问谷奚事?则博塞以游。”

详细解释

折节

zhé jié dú shū

成语解释:折节: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。改变旧习,发愤读书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“颎少便习弓马,尚游侠,轻财贿,长乃折节好古学。”

详细解释

三余

sān yú dú shū

成语解释: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。
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从学者云:‘苦渴无日。’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三余之意,遇言:‘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tú dú fù shū

成语解释:徒:只。父书:父亲之言论。白读父亲的兵书。比喻人只知死读书,不懂得运用知识,加以变通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括徒能读其父书,不知合变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聚萤映雪

jù yíng yìng xuě

成语解释:聚萤: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;映雪: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。形容刻苦攻读,勤学上进。

成语出处:《北史·崔赜传》:“未尝聚萤映雪悬头刺股,读《论》唯取一篇,披《庄》不过盈尺。”

详细解释

十年

shí nián dú shū

成语解释:谓长期努力于学业。

成语出处: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攸之晚好读书,手不释卷,《史》、《汉》多所谙忆,常叹曰:‘早知穷达有命,恨不十年读书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雪窗萤几

xuě chuāng yíng jǐ

成语解释:《文选·任昉〈为萧扬州作荐士表〉“集萤映雪”李善注引《孙氏世录》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”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后即以“雪窗萤几”比喻勤学苦读。

成语出处:《文选·任昉〈为萧扬州作荐士表〉“集萤映雪”李善注引《孙氏世录》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”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

详细解释

百遍,其义自见

dú shū bǎi biàn,qí yì zì xiàn

成语解释:见:显现。读书上百遍,书意自然领会。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。

成语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》:“人有从学者,遇不肯教,而云:‘必当先读百遍’,言‘读书百遍而义自见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两脚

liǎng jiǎo shū chú

成语解释: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。

成语出处:《南史·陆澄传》:“澄当世称为硕学,读《易》三年不解文义,欲撰《宋书》竟不成。王俭戏之曰:‘陆公,书厨也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牛角挂

niú jiǎo guà shū

成语解释:比喻读书勤奋。
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李密传》:“闻包恺在缑山,往从之。以蒲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”

详细解释

牛角

niú jiǎo shū shēng

成语解释:比喻勤奋读书的人。
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 李密传》:“以蒲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”

详细解释

照萤映雪

zhào yíng yìng xuě

成语解释: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,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《宋齐语》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”

详细解释

囊萤照

náng yíng zhào shū

成语解释:用口袋装萤火虫,照着读书。形容家境贫寒,勤苦读书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车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

详细解释

朝经暮史

zhāo jīng mù shǐ

成语解释:经: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;史:指历史书籍。一天到晚诵读经史。形容勤奋读书。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刘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敢则是朝经暮史他可便广览群书,多知故事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求甚解

bù qiú shèn jiě

成语解释:甚:很;解:了解;理解。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;只求了解一个大概。现多指学习、办事等不认真;不求深入了解。

成语出处:晋 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不慕利,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”

详细解释

三到

dú shū sān dào

成语解释:形容读书十分认真。

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训学斋规》:“余尝谓读书有三到:谓心到,眼到,口到……三到之中,心到最紧。”

详细解释

聚萤积雪

jù yíng jī xuě

成语解释:聚萤: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;积雪: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。形容刻苦攻读,勤学上进。

成语出处:元·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一折:“守着那聚萤积雪看书窗,几时得出为破虏三将军,入为治国头厅相?”

详细解释

匡衡凿壁

kuāng héng záo bì

成语解释: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,字稚圭。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后以“匡衡凿壁”为刻苦读书的典实。

成语出处: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,字稚圭。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孙康映雪

sūn kāng yìng xuě

成语解释:比喻读书非常刻苦。

成语出处:《艺文类聚》卷二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,清介,交游不杂。”

详细解释

十年窗下

shí nián chuāng xià

成语解释:科举时代,读书人要取得功名,终年埋头在书本里。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。

成语出处:元·刘祁《归潜志》第七卷:“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”

详细解释

映雪

yìng xuě dú shū

成语解释:利用雪的反光读书。形容读书刻苦。

成语出处:《宋齐语》:“孙康,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”

详细解释

引锥刺股

yǐn zhuī cì gǔ

成语解释:锥:锥子;股:大腿。晚间读书时想睡觉,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,以保持清醒。形容学习勤奋刻苦。
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

详细解释

凿壁偷光

záo bì tōu guāng

成语解释: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;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。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。

成语出处:晋 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白面

bái miàn shū láng

成语解释: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唐 白居易《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》:“昔为白面书郎去,今作苍颜赞善来。”

详细解释

白面

bái miàn shū shēng

成语解释:白面:形容白净;书生:念书人。①形容年纪轻、知识浅薄、阅历不深的读书人。②也泛指相貌姣好、白净的年轻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《宋书 沈庆之传》:“陛下今欲伐国,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,事何有济?”

详细解释

积雪囊萤

jī xuě náng yíng

成语解释:积雪:南朝孙康映雪读书。囊萤: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,借荧光读书。形容刻苦攻读。

成语出处:元·郑光祖《梅香》第一折:“使小姐振厥家声,又何须悬头刺股、积雪囊萤,那里也齐家治国、显姓扬名。”

详细解释

囊萤积雪

náng yíng jī xuě

成语解释:囊萤: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;积雪: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。形容刻苦攻读,勤学上进。

成语出处:元·乔孟符《金钱记》第三折:“便好道君子不重则不威,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,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,凿壁偷光,则学乱作胡为。”

详细解释

香门第

shū xiāng mén dì

成语解释:书香: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。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。

成语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,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,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。”

详细解释

韦编三绝

wéi biān sān jué

成语解释:韦编: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;三:概数,表示多次;绝:断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孔子世家》:“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”

详细解释

博览群

bó lǎn qún shū

成语解释:览:观看;阅读。广泛阅读各种书籍。形容学识渊博。也作“博览群籍”。

成语出处:《周书 庾信传》:“庾信,字子山,南阳新野人也。……幼而俊迈,聪敏绝伦,博览群书,尤善《春秋左氏传》。”

详细解释

立地

lì dì shū chú

成语解释: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

成语出处:《宋史 吴时传》:“时敏于为文,未尝属稿,落笔已就,两学目之曰‘立地书厨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立地

lì dì shū chú

成语解释: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

成语出处:《宋史·吴时传》:“每于为文,未尝属稿,落笔已成,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。”

详细解释

囊萤照

náng yíng zhào shū

成语解释:囊萤: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贫寒,勤苦读书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车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

详细解释

画荻教子

huà dí jiào zǐ

成语解释:荻:芦苇。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。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。

成语出处: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家贫,致以荻画地学书。”

详细解释

寻章摘句

xún zhāng zhāi jù

成语解释:读书时只注意摘录一些漂亮词句;不作深入研究。也指写作时摘引、堆砌现成词句;缺乏创造性。寻:寻找;章:篇章;摘:摘抄。

成语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》:“屈身于陛下,是其略也”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虽有余闲,博览书传历史,藉采奇异,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介

yī jiè shū shēng

成语解释:一介:一个。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。

成语出处: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勃三尺微命,一介书生。”

详细解释

昼耕夜诵

zhòu gēng yè sòng

成语解释:白天耕种;夜晚读书。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中抓紧时间学习。诵:读书。

成语出处:北齐 魏收《魏书 崔光传》:“家贫好学,昼耕夜诵,佣书以养父母。”

详细解释

枕籍经史

zhěn jí jīng shǐ

成语解释:枕着经典,垫着史书。形容专心一意读书。

成语出处:清·张泰来《江西诗社宗派图录》:“李彭家贫绩学,枕籍经史,诗文能兼诸家之长。”

详细解释

布衣韦带

bù yī wéi dài

成语解释: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,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山传》:“布衣韦带之士,修身于内,成名于外,而使后世不绝息。”

详细解释

破万卷

dú shū pò wàn juàn

成语解释:破:突破;引申为尽;通;卷:书籍的册数或篇章。刻苦而认真地学习;翻破了万卷书。形容读书很多;学识渊博。

成语出处:唐 杜甫《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》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

详细解释

纳士招贤

nà shì zhāo xián

成语解释: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
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 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。”元 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:“早则是泽及黎民,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,币帛降玄纁。”

详细解释

诗礼之家

shī lǐ zhī jiā

成语解释:诗:指《诗经》;礼:指《周祀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。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。

成语出处:明·郎英《七修类稿》卷十六:“因仍苟且,多为惜财之小而忘大义,奈何诗礼之家亦如此是耶!”

详细解释

硕学通儒

shuò xué tōng rú

成语解释:儒:指读书人。学问渊博,通达事理的学者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博洽多闻,时称通儒。”《南史·顾越传》:“弱冠游学都下,通儒硕学,必造门质疑,讨论无倦。”

详细解释

文弱

wén ruò shū shēng

成语解释:文弱:文雅而体弱。举目文雅,身体柔弱的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下》:“士龙为人,文弱可爱。”

详细解释

凿壁悬梁

záo bì xuán liáng

成语解释:凿:打孔,挖洞;悬:吊挂。形容刻苦读书。

成语出处: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……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学,展夕不休。乃至睡眠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。”

详细解释

招贤纳士

zhāo xián nà shì

成语解释: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
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。”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:“早则是泽及黎民,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,币帛降玄纁。”

详细解释

八百孤寒

bā bǎi gū hán

成语解释:八百:形容多;孤寒:指贫困的读书人。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》:“八百孤寒齐下泪,一时南望李崖州。”

详细解释

春诵夏弦

chūn sòng xià xián

成语解释: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。后泛指读书学习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文王世子》:“春诵夏弦,大师诏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道学先生

dào xué xiān shēng

成语解释:指思想、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,恼的是道学先生。”

详细解释

焚膏继晷

fén gāo jì guǐ

成语解释:点起灯烛;接替日光照明。(焚:烧;点燃;膏:油脂;指灯油;继:接续;晷:日影;日光。)形容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或勤奋学习。

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。”

详细解释

九儒十丐

jiǔ rú shí gài

成语解释:儒:旧指读书人。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,读书人列为九等,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。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。

成语出处:宋·郑恩肖《心史》:“一官、二吏、三僧、四道、五医、六工、七猎、八民、九儒、十丐。”

详细解释

集萤映雪

jí yíng yìng xuě

成语解释:集萤:晋代车胤少时家贫,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;映雪: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。形容家境贫穷,勤学苦读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梁 任昉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既笔耕为养,亦拥书成学,至乃集萤映雪,编蒲辑柳。”

详细解释

琅琅上口

láng láng shàng kǒu

成语解释:琅琅:玉石相击声;比喻响亮的读书声。指诵读熟练、顺口;也指文辞通俗;便于口诵。

成语出处: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自幼即喜识字,授以唐诗,琅琅上口。”

详细解释

磨穿铁砚

mó chuān tiě yàn

成语解释: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。比喻读书用功,有恒心。

成语出处:元 范康《竹叶舟》第一折:“坐破寒毡,磨穿铁砚。自夸经史如流,拾他青紫,唾手不须忧。”

详细解释

诗礼人家

shī lǐ rén jiā

成语解释: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。

成语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七回:“他是诗礼人家,又有庄田地土,颇过得日子。”

详细解释

士农工商

shì nóng gōng shāng

成语解释:古代所谓四民,指读书的、种田的、做工的、经商的。

成语出处:《管子 小匡》:“士农工商四民者,国之石(柱石)民也。”《淮南子 齐俗训》:“是以人不兼官, 官不兼事,士农工商,乡别州异,是故农与农言力,士与士言行,工与工言巧, 商与商言数。”

详细解释

十年寒窗

shí nián hán chuāng

成语解释:形容长年刻苦读书。

成语出处:元·刘祁《归潜志》卷七:“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天下知。”

详细解释

宿学旧儒

sù xué jiù rú

成语解释: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宋 胡仔《苕溪隐丛话前集 西昆体》:“老杜诗既为世所重,宿学旧儒犹不肯深与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舌战群儒

shé zhàn qún rú

成语解释:舌战:激烈辩论。儒:儒生,旧指读书人。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,驳倒对方的议论。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。
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诸葛亮舌战群儒。”

详细解释

大璞不完

tài bú bù wán

成语解释:指玉既经雕琢,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。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,丧失了原来的志向。
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夫玉生于山,制则破焉。非弗富贵矣,然大璞不完。”

详细解释

惟有

wéi yǒu dú shū gāo

成语解释:高:高尚。只有读书求进取才是高尚的行径。

成语出处: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会讲》:“世上万般皆下品。思量惟有读书高。”

详细解释

雪天萤席

xuě tiān yíng xí

成语解释:比喻不分寒暑,刻苦读书。

成语出处:唐·罗隐《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》诗:“雪天萤席几辛勤,同志当时四五人。”

详细解释

下帷攻

xià wéi gōng dú

成语解释:帷:帷幕;下帷:放下帷幕。比喻专心致志刻苦读书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下帷讲诵,弟子传,以久次相授业,或莫见其面。”

详细解释

摇头摆脑

yáo tóu bǎi nǎo

成语解释:脑袋摇来摇去。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。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。

成语出处:宋·王明清《挥薼余话》第二卷:“相得端明似虎形,摇头摆脑得人憎。”

详细解释

凿壁借光

záo bì jiè guāng

成语解释:凿:挖。在墙上凿一小孔,借邻居的灯光读书。形容家贫刻苦读书。

成语出处: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臧谷亡羊

zāng gǔ wáng yáng

成语解释:《庄子·骈拇》载,臧、谷二人牧羊,臧挟策读书,谷博塞以游,皆亡其羊。后因以为典,喻事不同而实则一。

成语出处:宋 苏轼《和刘道原〈咏史〉》:“仲尼忧世接舆狂,藏谷虽殊竟两亡。”

详细解释

臧穀亡羊

zāng gǔ wáng yáng

成语解释:《庄子·骈拇》载,臧、穀二人牧羊,臧挟策读书,穀博塞以游,皆亡其羊。后因以为典,喻事不同而实则一。

成语出处:宋 苏轼《和刘道原〈咏史〉》:“仲尼忧世接舆狂,藏穀虽殊竟两亡。”

详细解释

白面儒冠

bái miàn rú guān

成语解释: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清 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八四:“白面儒冠已问津,生涯只羡五侯宾。萧萧黄叶空村畔,可有摊书闭户人?”

详细解释

坑儒

fén shū kēng rú

成语解释:坑:挖坑活埋;儒:儒生;读书人。指秦始皇焚烧《诗经》、《书经》等古代典籍;坑杀一批儒生。后泛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。

成语出处:汉 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”

详细解释

白面儒生

bái miàn rú shēng

成语解释: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》:“温详之徒,皆白面儒生,乌合为群,徒恃长河以自固;若大军济河,必望旗震坏,不待战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投笔从戎

tóu bǐ cóng róng

成语解释: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。投:扔掉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班超传》:“家贫,常为官佣书以供养。久劳苦,尝辍业投笔叹曰:‘大丈夫……安能久事笔研间乎?’后立功西域,封定远侯。”

详细解释

三余

dú shū sān yú

成语解释:余: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晴之余。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。
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董遇传》云:“人有从学者,……从学者云,苦渴无日。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:‘三余’之意。遇言: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晴之余。”

详细解释

贫士市瓜

pín shì shì guā

成语解释:市:买。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。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。

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·杨愔传》:“然取士多以言貌,时致谤言,以为愔之用人,似贫士市瓜,取其大者。”

详细解释

三绝韦编

sān jué wéi biān

成语解释:韦:熟牛皮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刻苦。

成语出处:元·鲜于必仁《折桂令·书》曲:“送朝昏雪案萤灯,三绝韦编。”

详细解释

招贤礼士

zhāo xián lǐ shì

成语解释:招:招收;贤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广泛网罗人才。

成语出处:宋·陈亮《酌古论·曹公》:“……光辅汉帝,招贤礼士,修明庶政,以宰天下。”

详细解释

招贤下士

zhāo xián xià shì

成语解释:招:招收;贤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广泛网罗人才。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89回:“于是宣王招贤下士,疏远嬖佞……齐国大治。”

详细解释

暗室求物

àn shì qiú wù

成语解释: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。比喻读书不得要领,难见成效。

成语出处:《朱子语类辑略 总论为学之方》:“如暗室求物,把火来便照见;若只管去摸索,费尽心力,只是搜索不见。”

详细解释

逢衣浅带

féng yī qiǎn dài

成语解释:逢衣:袖子宽大的衣服,古代读书人的衣服;浅带:宽博的衣带。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,借指儒者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儒效》:“逢衣浅带。”

详细解释

巨学鸿生

jù xué hóng shēng

成语解释:巨:大;鸿:通“洪”,大;生:读书人。比喻学识渊博的人。

成语出处:汉·扬雄《羽猎赋》:“于兹乎鸿生巨儒,俄轩冕,杂衣裳,修唐典,匡《雅》《颂》,揖让于前。”

详细解释

目披手抄

mù pī shǒu chāo

成语解释:披:翻阅。边读书边抄录。形容读书刻苦认真

成语出处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序》:“终日明窗净几,目披手抄,诚心好之,遂忘其劳。”

详细解释

穷措大

qióng cuò dà

成语解释:措大:醋大,指读书人。穷困的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清·许奉恩《里乘》第三卷:“而鳃鳃然羡于穷措大,能勿愧乎!”

详细解释

轻贤慢士

qīng xián màn shì

成语解释:轻:轻视;慢:傲慢。轻视有才能的,不尊敬读书人。形容轻狂傲慢,狂妄无知。
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3回:“韩玄残暴不仁,轻贤慢士。”

详细解释

学而不思则罔

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

成语解释:罔:同“惘”,迷惑。只读书而不肯思考,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

详细解释

行吟坐咏

xíng yín zuò yǒng

成语解释:吟:吟咏;咏:歌唱。走着念诵,坐着歌唱。形容到处都在读书。

成语出处:《南史·郭祖深传》:“陛下昔岁尚学,置立五馆,行吟坐咏,诵声溢境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箪一瓢

yī dān yī piáo

成语解释:一箪食物,一瓢饮料。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。
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

详细解释

圆冠方领

yuán guān fāng lǐng

成语解释:冠:古代的帽子。圆形帽方领袍衫。古代儒生的冠服。指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唐·王勃《益州夫子庙碑》:“圆冠方领,再行邹鲁之风。”

详细解释

摇头晃脑

yáo tóu huàng nǎo

成语解释:晃:摇动。脑袋摇来摇去;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、自以为是的样子。也作“摇头摆脑”。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。

成语出处: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》第四十八卷:“教渠拽耙牵犁,直是摇头摆脑。”

详细解释

杖策窥园

zhàng cè kuī yuán

成语解释:杖策:拄着拐杖。拄着拐杖也要到园中去看看。指不死读书本,而是走上社会,研究现实。

成语出处:宋·王安石《窥园》诗:“杖策窥园日数巡,攀花折木兴常新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