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订立的成语

共 11 个成语

攻守同盟

gōng shǒu tóng méng

成语解释: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,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。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,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。

成语出处:清 梁启超《中国外交方针私议》:“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,及日俄战役方酣,又与韩结日韩攻守同盟。”

详细解释

君子协定

jūn zǐ xié dìng

成语解释: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,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,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。本用于国际事务间,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。又称作“绅士协定”。
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》:“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,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,却没有向中央报告。”

详细解释

割襟之盟

gē jīn zhī méng

成语解释:割襟:指腹为婚时,各自割下衣襟,彼此珍藏作为信物。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。

成语出处:《元史·刑法志·二·户婚》:“诸男女议婚,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,禁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海誓山盟

hǎi shì shān méng

成语解释:指着山、海发誓;订立盟约。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。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。誓:誓言;盟:盟约。也作“山盟海誓”。

成语出处:宋 辛弃疾《南乡子 赠妓》词:“别泪没些些,海誓山盟总是赊。”

详细解释

口血未干

kǒu xuè wèi gān

成语解释:古时订立盟约,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。指订约不久就毁约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九年》:“与大国盟,口血未干而背之,可乎?”

详细解释

约法三章

yuē fǎ sān zhāng

成语解释:约:商议确定;法:法律。订立法律三条。原指订立法律;相约遵守。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;大家监督遵守。

成语出处: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与父老约,法三章耳;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”

详细解释

正点背画

zhèng diǎn bèi huà

成语解释:元代供状文书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点点,书尾画钩,然后让供状人在书背画押。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,有关人看过在背面签字画押

成语出处: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楔子:“扬州奴你近前来,这纸上你与我正点背画个字者,扬州奴云:‘你着我正点背画,我又无罪过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指腹成亲

zhǐ fù chéng qīn

成语解释:孩子尚未出生,在母腹中即由双方家长订立婚约。

成语出处:元·关汉卿《绯衣梦》第一折:“俺两家指腹成亲,后来我家生了个女儿,唤做闰香,今年十七岁;他家得了个小厮,唤做庆安,他如今穷了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指腹为亲

zhǐ fù wéi qīn

成语解释:孩子尚未出生,在母腹中即由双方家长订立婚约。

成语出处:《魏书·王宝兴传》:“汝等将来所生,皆我之自出,可指腹为亲。”

详细解释

执牛耳

zhí niú ěr

成语解释:古代诸侯订立盟约,要割牛耳歃血,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。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。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十七年》:“诸侯盟,谁执牛耳?”

详细解释

珠槃玉敦

zhū pán yù dūn

成语解释: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。引申为订立盟约。

成语出处:《周礼 天官 王府》: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。”郑玄注:“敦,槃类,珠玉以为饰。古者以槃盛血,以敦盛食。合诸侯者必割牛耳,取其血歃之以盟。珠槃以盛牛耳,尸盟者执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