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大张的成语

共 8 个成语

旗鼓

dà zhāng qí gǔ

成语解释: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

成语出处: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:“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,便大张旗鼓,排齐队伍,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。”

详细解释

声势

dà zhāng shēng shì

成语解释:大造声势,扩大影响。

成语出处:《宋史·李师中传》:“今修筑必广发兵,大张声势。”

详细解释

挞伐

dà zhāng tà fá

成语解释: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(张:施行;挞伐:征讨)。

成语出处: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19回:“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,以示天威,则当多派士兵,以期必胜。”

详细解释

失落

yǎn zhāng shī luò

成语解释:眼睛大张,神态失落。形容不知所措。

成语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,眼张失落的,四面看了一遭。”

详细解释

敲锣放炮

qiāo luó fàng pào

成语解释:谓大张旗鼓地活动。

成语出处: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三幕:“还不是他用狗头军师自作主张自讨好、敲锣放炮的硬出头!”

详细解释

动干戈

dà dòng gān gē

成语解释:干、戈:古代两种兵器。原指进行战争。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”

详细解释

鼓噪而进

gǔ zào ér jìn

成语解释:鼓噪:擂鼓和呐喊。擂鼓呐喊,大张声势地向前冲去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:“越子为左右句举,使夜或左或右,鼓噪而进。”

详细解释

鸣鼓而攻

míng gǔ ér gōng

成语解释: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季氏富于周公,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。子曰:‘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