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倒伏的成语

共 6 个成语

风向草偃

fēng xiàng cǎo yǎn

成语解释:偃:卧倒,倒伏。风一吹草就倒下。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顺从君主。也比喻有声望的人言行影响世态俗情。

成语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审举》:“引用驽庸,以为党援,而望风向草偃,庶事之康,何异悬瓦砾而责夜光,弦不调而索清音哉!”

详细解释

风行草偃

fēng xíng cǎo yǎn

成语解释:行:过;吹过;偃:卧倒;倒伏。风吹过来;草就倒伏。比喻上面的意图传下来;下级一律绝对服从。也比喻人们顺从身边的形势而采取自己的行动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

详细解释

所向风靡

suǒ xiàng fēng mǐ

成语解释:风靡: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。比喻畏惧强敌,闻风溃败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王浚传》:“臣自达巴丘,所向风靡。”

详细解释

望风披靡

wàng fēng pī mǐ

成语解释:草木随风倒伏。比喻军队毫无斗志;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;没交锋就溃散了。披靡:草木随风倒伏。

成语出处:汉 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应风披靡,吐芳扬烈。”

详细解释

向风靡然

xiàng fēng mǐ rán

成语解释:向风:闻风仰慕;靡然:倒伏的样子。形容人们倾心向往

成语出处:唐·卢照邻《乐府杂诗序》:“于是怀文之士,莫不向风靡然。”

详细解释

应风披靡

yìng fēng pī mǐ

成语解释:披靡:草木随风散倒。草木随风倒伏。比喻军队毫无斗志,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,没有交锋就溃散了。

成语出处: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应风披靡,吐芳扬烈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