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大地的成语

共 29 个成语

春回

dà dì chūn huí

成语解释:见“大地回春”。

成语出处:罗广斌、杨益言《红岩》第十六章:“楼三室的对联,引用了古人的诗句:‘满园春色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头。’横额是:‘大地春回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回春

dà dì huí chūn

成语解释:指冬去春来,草木萌生,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。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。

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62回:“阴历初三立春,当时有大地回春,万象更新之义。”

详细解释

春回

chūn huí dà dì

成语解释: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。形容严寒已过,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。

成语出处:宋·周紫芝《太仓稊米集·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》:“树头雪过梅犹在,地上春回柳未知。”

详细解释

山崩

shān bēng dì chè

成语解释:山岳崩塌,大地裂开。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。

成语出处:《宋书 五行志》:“六月,寿春大雷震,山崩地坼,家人陷死,上庸郡亦如是。”

详细解释

摇山

bá dì yáo shān

成语解释:翻动大地,摇撼山岳。形容声势极大。

成语出处:明 郭勋《英烈传》第49回:“乌龙镇上驻不得赤龙舟,搅得翻江震海;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,空教拔地摇山。”

详细解释

动山摇

dì dòng shān yáo

成语解释: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。形容地震;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。

成语出处:宋 欧阳修《论修河第一状》:“臣恐地动山摇,灾祸自此而始。”

详细解释

裂山崩

dì liè shān bēng

成语解释:崩:倒塌。山岳崩塌,大地裂开。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。

成语出处: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19回:“只听半空中一声大震,好似地裂山崩,抬头一看,依旧红日青天。”

详细解释

感天动

gǎn tiān dòng dì

成语解释: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。形容诚意感人至深。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。形容冤屈极大。

成语出处: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义柔禅师》:“诸佛出世,说法度人,感天动地;和尚出世,有何详瑞?”

详细解释

惊天动

jīng tān dòng dì

成语解释:惊:惊动;动:震撼。惊动上天;震动大地。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。

成语出处:唐 白居易《李白墓》诗:“可怜荒垅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。”

详细解释

tiān dà dì dà

成语解释:形容极大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:“故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王亦大。”

详细解释

震天铄

zhèn tiān shuò dì

成语解释:震:震动;铄:照亮。震动和照亮大地。形容声势浩大、气势雄伟或某一事件令人惊骇。

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第17节:“吾敢信卷土重来之机会,震天铄地之奇观,其决不远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日月经天,河海带

rì yuè jīng tiān,hé hǎi dài dì

成语解释:日月天天经过天空,江河天天流经大地。比喻光明正大、历久不衰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上》:“其事昭昭,日月经天,河海带地,不足以比。”

详细解释

日月经天,江河行

rì yuè jīng tiān,jiāng hé xíng dì

成语解释: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,江河永远流经大地。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、伟大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冯衍传上》:“其事昭昭,日月经天,河海带地,不足以比。”

详细解释

阔天长

dì kuò tiān cháng

成语解释:阔:宽广。指天空广大,大地辽阔。

成语出处: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地阔天长,不知归路。”

详细解释

顶天立

dǐng tiān lì dì

成语解释:头顶云天;脚踩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;气概豪迈。也形容敢作敢为;光明磊落。

成语出处: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》:“汝等诸人,个个顶天立地,肩横榔栗,到处行脚。”

详细解释

江南北

dà jiāng nán běi

成语解释: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。

成语出处: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5回:“目今大江南北,盗贼蜂起,江淮之地,十去其五;河南、河北,或复或失,不得安宁。”

详细解释

山崩

shān bēng dì xiàn

成语解释:亦作“山崩地塌”。山岳崩倒,大地塌陷。
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四回:“忽然一声响,如山崩地陷,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。”

详细解释

天昏

tiān hūn dì àn

成语解释:天色昏黄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

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龙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龙移,雷惊电激雄雌随。”

详细解释

负海涵

dì fù hǎi hán

成语解释:谓大地负载万物,海洋容纳百川。形容包罗万象,含蕴丰富。语本唐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其富若生蓄,万物必具,海含地负,放恣横从,无所统纪。”语本唐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其富若生蓄,万物必具,海含地负,放恣横从,无所统纪。”

成语出处:语出唐·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其富若生蓄,万物必具,海含地负,放恣横从,无所统纪。”

详细解释

块文章

dà kuài wén zhāng

成语解释:大块:大地;大自然;文章:错综的花纹;华美的色彩。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。后用来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。

成语出处:唐 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:“阳春召我以烟景,大块假我以文章。”

详细解释

幕天席

mù tiān xí dì

成语解释:幕:帐幕。把蓝天当作帐幕;把大地当作“铺席”。形容胸襟旷达开阔;也形容野外的生活情景。

成语出处:晋 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行无辙迹,居无室庐,幕天席地,纵意所如。”

详细解释

天寒

tiān hán dì dòng

成语解释:天气非常寒冷;大地到处结冰。

成语出处:宋 王十朋《南州春色》词:“莫恨东风吹不到,著意挽春回,一任天寒地冻,南枝香动。”

详细解释

春光如海

chūn guāng rú hǎi

成语解释: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。

成语出处:叶圣陶《春光不是她的了》:“不知什么地方送来蜜蜂的嗡嗡声,似乎带着花和香气;正所谓春光如海呢!”

详细解释

好河山

dà hǎo hé shān

成语解释:河山:国土。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。

成语出处:清 秋瑾《普告同胞檄稿》:“彼乃举其防家贼、媚异族之手段,送我大好河山。”

详细解释

劈天盖

pī tiān gài dì

成语解释:划破天空,笼罩着大地,形容声势浩大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煞风景

dà shā fēng jǐng

成语解释:煞:同“杀”;损伤;消减。大大损伤风景自然美。形容大大地损伤兴致。

成语出处:唐 李商隐《杂纂》:“其一曰杀风景,谓清泉濯足,花上晒禈,背山起楼,烧琴煮鹤,对花啜茶,松下喝道。”

详细解释

春风化雨

chūn fēng huà yǔ

成语解释:化雨:适时的雨。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;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。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。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雨化之者。”

详细解释

千里无烟

qiān lǐ wú yān

成语解释:谓广大地区粮尽炊断。

成语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卫觊传》:“当今千里无烟,遗民困苦。”

详细解释

月明千里

yuè míng qiān lǐ

成语解释: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谢庄《月赋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