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大臣的成语

共 38 个成语

批鳞请剑

pī lín qǐng jiàn

成语解释:汉成帝时,槐里令朱云以“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”,上书请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(成帝师)以厉其馀。成帝大怒,曰:“小臣居下讪上,廷辱师傅,罪死不赦。”事见《汉书·朱云传》。后以“批鳞请剑”谓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。

成语出处:汉成帝时,槐里令朱云以“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”,上书请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(成帝师)以厉其馀。成帝大怒,曰:“小臣居下讪上,廷辱师傅,罪死不赦。”事见《汉书·朱云传》。

详细解释

法小廉

dà fǎ xiǎo lián

成语解释:旧时指大臣尽忠,小臣尽职。

成语出处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臣法,小臣廉,官职相序,君臣相正,国之肥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小廉

xiǎo lián dà fǎ

成语解释:旧时指大臣尽忠,小臣尽职。

成语出处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臣法,小臣廉,官职相序,君臣相正,国之肥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三谏之义

sān jiàn zhī yì

成语解释:《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后以“三谏之义”指事君之正道。

成语出处: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代宗

yī dài zōng chén

成语解释: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。亦作“一代鼎臣”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萧何曹参传赞》:“淮阴黥布等已灭,唯何参擅功名,位冠群臣,声施后世,为一代之宗臣。”

详细解释

贵极人

guì jí rén chén

成语解释: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。
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 吴书 孙林传》:“因缘肺腑,位极人臣。北魏 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 高阳王寺》:“贵极人臣,富兼山海,居止第宅,匹于帝宫。”

详细解释

逆子贰

nì zǐ èr chén

成语解释:贰臣: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。忤逆不孝的儿子,不忠的大臣。

成语出处:瞿秋白《鲁迅的精神》:“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,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,以至战士。”

详细解释

位居极品

wèi jū jí pǐn

成语解释:极:顶点。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,泛指身为重臣,官位很高。

成语出处:《宋史·职官志》:“遂为内臣之极品。”

详细解释

社稷之

shè jì zhī chén

成语解释: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国家。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。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季氏》:“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,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,何以伐为?”

详细解释

贼子

luàn chén zéi zǐ

成语解释:旧时指不忠君主;不守臣道;作风反叛的大臣。后指破坏国家统一;损害人民利益的恶人。也作“逆子贼臣”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惧。”

详细解释

武将

móu chén wǔ jiàng

成语解释: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。

成语出处:汉 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尔其则有谋臣武将,皆能攫戾执猛,破坚摧刚。”

详细解释

位极人

wèi jí rén chén

成语解释: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。

成语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孙綝传》:“臣伏自省,才非干国,因缘肺腑,位极人臣。”

详细解释

钦差

qīn chāi dà chén

成语解释: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。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的;不了解情况;也不进行调查研究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。

成语出处: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九回:“雯青因是钦差大臣,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富轮来接。”

详细解释

法家拂士

fǎ jiā bì shì

成语解释:拂:通“弼”。法家:明法度的大臣;拂士:辅弼之士。指忠臣贤士。

成语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”

详细解释

良将

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

成语解释: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。
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6回:“袭人道:‘忠臣良将,出于不得已他才死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柱石之

zhù shí zhī chén

成语解释:柱石: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。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位历将相,国家柱石臣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辞金蹈海

cí jīn dǎo hǎi

成语解释:比喻不慕富贵,慷慨有气节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载:战国时,秦军围赵都邯郸,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,劝阻尊秦昭王为帝,并表示若秦王为帝,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。秦军退后,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,鲁仲连却不受,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,是商贾之事。

详细解释

股肱耳目

gǔ gōng ěr mù

成语解释: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股肱:比喻辅佐帝王的大臣;耳目:亲信。比喻得力助手和亲信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益稷》:“臣作朕股肱耳目。”

详细解释

跷足而待

qiāo zú ér dài

成语解释:踮起脚跟等待。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。语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大臣内畔,诸将外反,亡可蹻足待也。”

成语出处:语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大臣内畔,诸将外反,亡可蹻足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括囊守禄

kuò náng shǒu lù

成语解释:括囊:扎紧口袋,比喻谨慎不说话;守禄:保住禄位。指大臣不敢进言,只图保住禄位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崔寔传》:“或犹豫歧路,莫适所从;或见信之佐,括囊守禄;或疏远之臣,言以贱废。”

详细解释

圣君贤相

shèng jīng xián xiàng

成语解释: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。有君臣相契意。相,辅弼之臣,后专指宰相。

成语出处:《荀子 富国》:“若夫兼而覆之,兼而爱之,兼而制之,岁虽凶败水旱,使百姓无冻馁之患,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筑岩钓渭

zhù yán diào wèi

成语解释:筑岩:商朝大臣傅说在傅岩从事版筑;钓渭:吕尚在渭水边垂钓。指贤士隐居待时。

成语出处:宋·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第18卷:“史臣至比之为筑岩钓渭,亦过矣哉!”

详细解释

盘水加剑

pán shuǐ jiā jiàn

成语解释:汉代大臣自杀处死的一种表示。加剑:自杀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,闻谴何则白冠氂缨,盘水加剑,造请室而请罪耳,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杖节把钺

zhàng jié bǎ yuè

成语解释:杖节: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,皇帝授予符节,作为权力的象征;钺:古代兵器。指皇帝授予权力,掌握很大的兵权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,受钺高庙,领天下兵,左杖节,右把钺,屯城外。”

详细解释

垂绅正笏

chuí shēn zhèng hù

成语解释:绅:古代士大夫的衣带;笏:朝笏。垂下衣带的末端,恭敬地拿着朝笏。形容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: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至于临大事,决大议,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。”

详细解释

七相五公

qī xiāng wǔ gōng

成语解释: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所举皆汉代公卿,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。

成语出处: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

详细解释

秉笏披袍

bǐng hù pī páo

成语解释:秉:执持;笏: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;披袍:身穿官服。比喻作官。
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破风诗》第二折:“圣朝辅佐必良才,野有贤人久困埋,今朝察访当推举,秉笏披袍拜御阶。”

详细解释

伴食中书

bàn shí zhōng shū

成语解释: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。

成语出处:《宋史 胡铨传》:“孙近傅会桧议,遂得参知政事,天下望治有如饥渴,而近伴食中书,漫不敢可否事。”

详细解释

包胥之哭

bāo xū zhī kū

成语解释:包胥: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。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。”

详细解释

持禄固宠

chí lù gù chǒng

成语解释:禄:薪俸;宠:宠爱。保住俸禄职位巩固宠信。指大臣不行正道。

成语出处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本朝杂记》:“世称太学聚天下士,既知道理,又无持禄固宠之累,故其品藻人物,皆合公议。”

详细解释

夔龙礼乐

kuí lóng lǐ yuè

成语解释:夔龙:虞舜的两个大臣,夔为乐官,龙为谏官。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。
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夔龙礼乐承先范,班马文章勘墨铅。”

详细解释

列土封疆

liè tǔ fēng jiāng

成语解释:列:同“裂”;封疆:划定疆界。帝王将土地分封给大臣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方制海内非为王子,列土封疆非为诸候,皆以为民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三台五马

sān tái wǔ mǎ

成语解释:三台:汉朝的尚书(中台)、御史(宪台)、谒者(外台),泛指大臣;五马:用五匹马驾车,借指太守。泛指达官显宦。

成语出处: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22首:“足下三台五马,宦马之后,丞宜百首同归,早践结邻之约。”

详细解释

台阁生风

tái gé shēng fēng

成语解释:台阁:东汉尚书的办公室。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。比喻官风清廉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 傅玄传》:“每有奏劾,或值日暮,捧白简,整簪带,竦踊不寐,坐而待旦。于是贵游慑伏,台阁生风。”

详细解释

燮理阴阳

xiè lǐ yīn yáng

成语解释:燮:调和;理:治理。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周官》:“立太师,太傅,太保。兹惟三公,论道经邦,燮理阴阳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

yī rén zhī xià,wàn rén zhī shàng

成语解释: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。

成语出处:《六韬》:“屈一人下,伸万人上,惟圣人能行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拄笏看山

zhǔ hù kàn shān

成语解释:拄:支撑;笏: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。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。

成语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:“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,桓谓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当相料理。’初不答,直高视,以手版拄颊云:‘西山朝来,致有爽气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朱衣象笏

zhū yī xiàng hù

成语解释:朱衣:指主考官;笏: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,用作记事。身着红袍,手执牙笏。形容仪态端庄肃敬。
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送殷员外便回鹘序》:“殷侯侑,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,朱衣象笏,承命以行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