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。
成语出处:春秋时,宁戚很穷,想见齐桓公而出仕,一天,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,在车下喂牛,“扣牛角疾歌”。桓公闻而赞其为“非常人”,命后车载之,拜为上卿。见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、《晏子春秋·问下二》。汉·刘向《说苑·尊贤》亦载此事。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胆略:勇气和智谋;兼:加倍;兼人:超过别人。形容胆量和谋略胜过常人。
成语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:“孙权与陆逊论周瑜、鲁肃及蒙曰:‘公瑾雄烈,胆略兼人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龙、虎:比喻不平常的人物。隐藏着的龙;睡卧着的虎。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。
成语出处:北周 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乱世: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;英雄: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。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。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识鉴》:“曹公少时见乔玄。玄谓曰:‘天下方乱,群雄虎争,拨而理之非君乎?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,治世之奸贼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凡:平庸,寻常。指人间普通平庸的人。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蕉帕记》第三出:“向来偏觅多人,皆系凡胎俗骨,无可下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卓尔:特出的样子。指才德超出常人,与众不同。
成语出处:《陈书·陆瑜传》:“晚生后学,匪无墙面,卓尔出群,斯人而已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卓荦:特出。指才德超出常人,与众不同。
成语出处: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15回:“君家兄弟皆卓荦不凡,正合用着,寻人实在不难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卓荦:特出;不群:跟一般人不一样。指才德超出常人,与众不同。
成语出处:清·黄宗羲《翰林院庶吉士子——魏先生墓志铭》:“子一风神杰出,少受学于子敬,卓荦不群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不群:跟一般人不一样。指才德超出常人,与众不同。
成语出处:汉·蔡邕《荐边让书》:“才艺言行,卓逸不群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事物不正常,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。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。后常比喻折衷。
成语出处:汉 扬雄《太玄经 更》:“童牛角马,不今不古。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事物不正常,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。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。后常比喻折衷。
成语出处:西汉 扬雄《太玄经 更》:“童牛角马,不今不古。”范望注:“既不合今,亦不合古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超出常人,脱离凡俗。指与众不同。
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53章:“眼睛里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光芒,艰难地爬蜒着走向圣地麦加……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智力或精神道德状况或力量超群或超过常人。
成语出处: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扛鼎:把鼎举起来。抃牛: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。能把鼎举起来,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。形容勇武有力,超越常人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(项羽)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。” 汉·杨雄《法言·渊骞》:“秦悼武、乌获、任鄙,扛鼎抃牛,非绝力也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末:后代。我这个后代的小子。古代帝王面对祖先时对自己的谦称。也用常人的自谦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顾命》:“眇眇予末小子,其能而乱四方,以敬忌天威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犹言出类拔萃。常人中显得才能特出者。
成语出处: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洛水》:“上叹曰:‘卿庸中皦皦,铁中铮铮也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庸:平凡的人;佼佼:特出。指平常人中的特别出众者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刘盆子传》:“卿所谓铁中铮铮,佣中佼佼者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出类拔萃,常人中显得才能特出者。
成语出处: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洛水》:“上叹曰:‘卿庸中皎皎,铁中铮铮也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超出常人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刘虞传论》:“其能历行饬身,卓然不群者,或未闻焉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