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参加的成语

共 17 个成语

不稼不穑

bù jià bù sè

成语解释:稼:播种;穑:收获谷物。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 魏风 伐檀》:“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

详细解释

单刀赴会

dān dāo fù huì

成语解释: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。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。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吾来日驾小舟,只用亲随十余人,单刀赴会,看鲁肃如何近我!”

详细解释

当家作主

dāng jiā zuò zhǔ

成语解释:作了家庭的主人。比喻对于分内的事务挑重担;尽心负责。也比喻人民有权力;有义务参加治理国家大事。

成语出处:沙汀《风浪》:“申大嫂可以说是全家真正当家作主的人,申大哥也事事听她安排。”

详细解释

打擂台

dǎ lèi tái

成语解释:擂台:比武而专设的台子。参加摆擂台者的比武。比喻相互竞赛。

成语出处:元·高文秀《黑旋风》第一折:“那泰安山神州庙,有一等打擂台赌本事的,要与人厮打。”

详细解释

封刀挂剑

fēng dāo guà jiàn

成语解释:比喻运动员结束竞技生涯,不再参加正式比赛。

成语出处:《羊城晚报》1984.8.25:“中国女排完成‘三连冠’伟业之后,队伍将作小的调整。据悉二十七岁的老大姐周晓兰和队长张蓉芳将要封刀挂剑。”

详细解释

发硎新试

fā xíng xīn shì

成语解释:硎:磨刀石。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。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。
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”

详细解释

躬逢其盛

gōng féng qí shèng

成语解释:躬:亲自,亲身;逢:赶上;其:代词;盛:盛况。指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。

成语出处:唐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童子何知,躬逢胜饯。”

详细解释

躬逢盛事

gōng féng shèng shì

成语解释:躬:亲自,亲身;逢:赶上;盛:盛况。指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。

成语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8回:“躬逢盛事,岂可当面错过?”

详细解释

阖第光临

hé dì guāng lín

成语解释:阖第:全家。欢迎你全家来参加。

成语出处:鲁迅《狗·猫·鼠》:“上面印着‘为舍妹出阁’、‘小儿完姻’、‘敬请观礼’或‘阖第光临’这些……句子。”

详细解释

劳思逸淫

láo sī yì yín

成语解释:逸:安逸。指参加实际劳动,才能想到爱惜物力,知道节俭;贪图安逸就容易放荡堕落。

成语出处:《国语·鲁语》:“劳则思,思则善心生,逸则淫,淫则忘善,忘善则恶心生。”

详细解释

蹑足其间

niè zú qí jiān

成语解释:比喻参加进去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勤工俭学

qín gōng jiǎn xué

成语解释: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,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。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。

成语出处:吴玉章《回忆“五四”前后我的思想转变》:“我这时一面在交涉条约的事情,一面又进行第二个任务,就是办留法勤工俭学。”

详细解释

全民皆兵

quán mín jiē bīng

成语解释:谓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,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。

成语出处:王朔《痴人》:“我知道这种勾当已发展到五花八门、全民皆兵的程度。”

详细解释

歃血为盟

shà xuè wéi méng

成语解释:古代参加盟会者;在嘴边涂上牲口的血;表示诚意。

成语出处:唐 苏安恒《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》:“歃血为盟,指河为誓,非李氏不王,非功臣不封。”

详细解释

五谷不分

wǔ gǔ bù fēn

成语解释: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指不参加劳动,不能辨别五谷。形容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”

详细解释

游手好闲

yóu shǒu hào xián

成语解释:游手:闲着手不干事;好闲:喜欢安逸。游荡懒散;不愿意参加劳动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章帝纪》:“今肥田尚多,未有垦辟,其悉以赋贫民,给与粮种,务尽地力,勿令游手。”

详细解释

坐无虚席

zuò wú xū xí

成语解释:座位没有空着的。多形容观众、听众或出席、参加的人很多。

成语出处:《太平广记·龙三·释玄照》:“他常常愿意讲授一千遍《法华经》,以利于他人。在山中开讲之后,虽然寒暑无常,山路险恶,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无虚席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