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剥削的成语

共 11 个成语

丰取刻与

fēng qǔ kè yǔ

成语解释:丰:多;刻:刻薄;与:给予。取之于民的多,用之于民的少。多形容残酷地剥削。

成语出处:荀况《荀子 君道》:“上好贪利,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,以无度取于民。”

详细解释

苛政猛虎

kē zhèng měng hǔ

成语解释:苛政:残暴地统治。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还要凶恶暴虐。

成语出处:续范亭《老妇行》:“军阀盗贼真可恶!苛政猛虎向谁诉?”

详细解释

狼餐虎噬

láng cān hǔ shì

成语解释:①同“狼餐虎咽”。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。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小尉迟》第一折:“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,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,且不吃酒,将各样好下饭,狼餐虎噬,则一顿都噻了,方才吃酒,以此号为净盘将军。”

详细解释

声色狗马

shēng sè gǒu mǎ

成语解释:声色:歌舞和女色;狗马:养狗和骑马。后来二语连用;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。

成语出处:唐 白居易《悲哉行》:“平封还酒债,堆金选蛾眉。声色狗马外,其余一无知。”

详细解释

声色犬马

shēng sè quǎn mǎ

成语解释:声:歌舞;色:女色;犬:养狗;马:骑马。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。

成语出处:宋 苏辙《龙川别志》上卷:“不然,血气方刚,若不留意声色犬马,则土木、甲兵、祷祠之事作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十羊九牧

shí yáng jiǔ mù

成语解释: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

成语出处: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

详细解释

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

shùn zhī zhě chāng,nì zhī zhě wáng

成语解释:顺:顺从;昌:昌盛;逆:违背;亡:灭亡。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,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。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阴阳四时,八位,十二度,二十四节各有教令,顺之者昌,逆之者不死则亡。”

详细解释

天下乌鸦一般黑

tiān xià wū yā yī bān hēi

成语解释: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。

成语出处: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五章:“天下乌鸦一般黑,这儿黑暗、龌龊,别处还不是一样。”

详细解释

为富不仁

wéi fù bù rén

成语解释:想发财致富的剥削者绝不会有好心肠。为富:想发财致富;不仁:没有好心肠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为富不仁矣,为仁不富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血盆大口

xuè pén dà kǒu

成语解释: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。也比喻剥削者、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。

成语出处:唐 变文《叶净能诗》:“眼如悬镜,口若血盆,毒气成云。”

详细解释

忆苦思甜

yì kǔ sī tián

成语解释: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、被剥削的痛苦;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;从而提高思想觉悟。

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忆苦思甜当然要搞,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,要研究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战士的政治觉悟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