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笔墨的成语

共 15 个成语

官司

bǐ mò guān sī

成语解释:笔墨:文字;官司:诉讼。写状子起诉。指书面上的辩论。

成语出处:清 许叶芬《红楼梦辨》:“借他人酒杯,浇自己块垒,非仅为懵懂辈饶舌,打无谓笔墨官司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形诸

xíng zhū bǐ mò

成语解释:形:描写;诸:“之于”的合音。用笔墨把它写出来。

成语出处:鲁迅《<出关>的“关”》:“但若形诸笔墨,昭示读者,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,却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妈妈。”

详细解释

屠毒

tú dú bǐ mò

成语解释:用笔墨毒害人。比喻内容不好的书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大处落

dà chù luò mò

成语解释: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;着意下功夫。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;抓住关键。

成语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,真正阔的笔!看你不出,倒是个大处落墨的!”

详细解释

挥洒自如

huī sǎ zì rú

成语解释:挥洒;挥笔洒墨。指写诗、作文、写字、绘画;运用笔墨自如;不受拘束。也形容处理事务十分干练、娴熟。

成语出处: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:“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,珏斋提笔,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。”

详细解释

游戏

yóu xì bǐ mò

成语解释:指以游戏态度所写的诗文。

成语出处: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各体诗》:“盖文人无所用心,游戏笔墨……固不必议其纤巧,近于儿戏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烂然

zhū mò làn rán

成语解释:朱墨:朱笔和墨笔;烂然:光明的样子。形容读书勒奋。

成语出处:清·江藩《国朝汉学师承记·贾田祖》:“田祖好学,多所瞻涉,喜《左氏春秋》未尝去手,旁行斜上,朱墨烂然。”

详细解释

横姿

bǐ mò héng zī

成语解释: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。

成语出处:清 伍崇曜《〈陶庵梦忆〉跋》:“虽间涉游戏三昧,而奇情壮采,议论风生,笔墨横姿,几令读者心目俱眩,亦异才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之林

bǐ mò zhī lín

成语解释:斯文萃集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:汉 王充《论衡 对作》:“汉家极笔墨之林,书论之造,汉家尤多。”

详细解释

纸砚

bǐ mò zhǐ yàn

成语解释:指书写工具。

成语出处: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16回:“就叫家人将带来的笔墨纸砚分在各人面前,大家做诗。”

详细解释

浪费

làng fèi bǐ mò

成语解释: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

成语出处:老舍《多鼠斋杂谈》:“他便也只会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,攻击别人,且自鸣得意。”

详细解释

枪纸弹

bǐ qiāng zhǐ dàn

成语解释: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。

成语出处: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“笔杆暴动”》:“现代很流行的用语,指笔和书报为‘笔枪纸弹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惜字如金

xī zì rú jīn

成语解释:谓极其节省文字,不多费笔墨。

成语出处: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格局》:“文章所忌者,开口骂题。便说几句闲文,才归正传,亦未尝不可,胡遽惜字如金,而作此卤莽灭裂之状也!”

详细解释

临崖勒马

lín yá lè mǎ

成语解释: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。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。②比喻运用笔墨,当意境入近高潮时,突然煞住笔锋。亦作“悬崖勒马”、“勒马悬崖”。

成语出处:元·郑光祖《钟离春智勇定齐》第三折:“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,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。”

详细解释

妙处不传

miào chù bù chuán

成语解释:指精微奥妙的地方不是言语和笔墨所能表达的。

成语出处:宋·黄庭坚《戏题小雀飞虫画扇》诗:“丹青妙处不可传,轮扁斫轮如此用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