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站起的成语

共 4 个成语

奋袂而

fèn mèi ér qǐ

成语解释:奋袂:挥袖。袖子一挥站起来。形容奋然而起。

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5回:“庄王方进午膳,闻申舟见杀,投箸于席,奋袂而起。”

详细解释

偃为竖

qǐ yǎn wéi shù

成语解释:偃:卧躺。竖:立,站着。使躺着的人站起来。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。

成语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钟繇传》:“繇欲轻减大辟之条,以增益刖刑之数,此即起偃为竖,化尸为人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平坐

píng qǐ píng zuò

成语解释:平:没有高低;相同。原指封建时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时站起;同时坐下。现比喻地位相同;权力相等。

成语出处: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你若同他拱手作揖,平起平坐,这就坏了学校规矩。”

详细解释

奋袂攘襟

fèn mèi rǎng jīn

成语解释:奋袂:挥袖;攘襟:撩起衣襟。挥袖攘襟站起。形容愤恨或激动。

成语出处:晋·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闻吾风声,议其所以,乃奋袂攘襟,怒目切齿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