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适从的成语

共 7 个成语

靡所

mí suǒ shì cóng

成语解释:不知何所依从。

成语出处:明·张居正《请裁定宗藩事例疏》:“或拟议不定,靡所适从。”

详细解释

无所

wú suǒ shì cóng

成语解释:适:往;从:听从;跟从。不知听从哪一个好。指不知怎么办才好。

成语出处:宋 姚宽《西溪丛语》:“观古今诸家潮之说者多矣……源殊派异,无所适从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身两头

yī shēn liǎng tóu

成语解释: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。比喻无所适从。

成语出处:汉 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八:“一身两头,近适二家,乱不可治。”

详细解释

明教不变

míng jiào bù biàn

成语解释:教令明确,让老百姓有所适从,便不会发生变乱。

成语出处:《商君书·赏刑》:“夫明赏不费,明刑不戮,明教不变,而民知于民务,国无异俗。”

详细解释

十羊九牧

shí yáng jiǔ mù

成语解释: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

成语出处: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

详细解释

朝令夕改

zhāo lìng xī gǎi

成语解释: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

成语出处:唐 元稹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。”

详细解释

朝令夕更

zhāo lìng xī gēng

成语解释:朝:早上;夕:黄昏。早晨下命令,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变,让人无所适从。

成语出处: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23章:“后来他只能置北京政府的威信于不顾,随着局势的变化而‘朝令夕更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