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用以的成语

共 165 个成语

鸿案鹿车

hóng àn lù chē

成语解释:鸿案: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载有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,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宾。鹿车:《后汉书·鲍宣妻传》载有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故事,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。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,相互体贴,同甘共苦。

成语出处:鸿案: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载有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,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宾。鹿车:《后汉书·鲍宣妻传》载有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故事。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。

详细解释

天堂地狱

tiān táng dì yù

成语解释:原为佛家语。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,恶人死后堕入地狱。佛家用以劝善惩恶。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。

成语出处:《宋书·天竺迦毘黎国传》:“且要天堂以就善,曷若服义而蹈道;惧地狱以敕身,孰与从理以端心。”

详细解释

画荻和丸

huà dí huò wán

成语解释: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。同“画荻丸熊”。

成语出处:宋 欧阳修幼时,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。唐 柳仲郢幼嗜学,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,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。郭沫若《虎符》附录《写作缘起》:“但要写母爱,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,如推干就湿、画荻和丸之类,都是儿女小时的事。”

详细解释

画荻丸熊

huà dí wán xióng

成语解释: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。

成语出处:宋 欧阳修幼时,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。唐 柳仲郢幼嗜学,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,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。清 章学诚《文史通义 古文十弊》:“抑思善相夫者,何必尽识鹿车鸿案?善教子者,岂皆熟记画荻和丸?”

详细解释

射像止啼

shè xiàng zhǐ tí

成语解释:喻威名远震,使人畏服。《汉书 酷吏传 郅都》:“匈奴至为偶人象都(郅都),令骑驰射,莫能中,其见惮如此。此为射像事。”《新唐书 郝玼传》:“虏大畏,道其名,以怖啼。”此为止啼事。后遂合用以为典实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酷吏传·郅都》:“匈奴至为偶人象都(郅都),令骑驰射,莫能中,其见惮如此。此为射像事。”《新唐书·郝玼传》:“虏大畏,道其名,以怖啼。”此为止啼事。后遂合用以为典实。

详细解释

等因奉此

děng yīn fèng cǐ

成语解释:旧时公文用语。“等因”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“上文”;“奉此”用以引起表示重心所在的“下文”。现多比喻例行公事;官样文章。

成语出处: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对保障人民权利的再呼吁》:“否则岂不仍是‘等因奉此’的一纸公文在老爷们的桌上转来转去?”

详细解释

至圣至明

zhì shèng zhì míng

成语解释:至:极。最神圣最贤明。旧时用以称颂帝王。

成语出处: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一:“臣等闻玄祖之道,用慈俭为先;素王之风,以仁义是首,相沿百世,作则千年,至圣至明,不可易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阿弥陀佛

ē mí tuó fó

成语解释:佛教用语;梵语的译音;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。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。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;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:元 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四折:“张寿友曰:'阿弥陀佛,这个是谁?'卜儿云:'这便是媳妇儿。'”

详细解释

自娱

liáo yǐ zì yú

成语解释:聊:姑且。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南越列传》:“老臣妾窃帝号,聊以自娱,岂敢以闻天王哉!”

详细解释

投木报琼

tóu mù bào qióng

成语解释:《诗·卫风·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”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。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。

成语出处:《诗·卫风·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美人香草

měi rén xiāng cǎo

成语解释: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

成语出处:汉 王逸《离骚序》:“《离骚》之文,依《诗》取兴,引类譬谕,故善鸟香草,以配忠贞;恶禽臭物,以比谗佞;灵修美人,以媲于君。”

详细解释

防万一

yǐ fáng wàn yī

成语解释: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。万一: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。

成语出处: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14章:“他就又采取以防万一的想法,心想,反正是自愿的事,何必去做?”

详细解释

重整旗鼓

chóng zhěng qí gǔ

成语解释:重:重战;整:整顿;整治;旗鼓: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;用以代表军事力量。比喻失败或受挫后;重新整顿组织力量;准备再干。也作“重振旗鼓”。

成语出处:宋 克勤《圆悟佛果禅师语录》第17卷:“法灯重整枪旗,再装甲胄。”

详细解释

鼎镬刀锯

dǐng huò dāo jù

成语解释:鼎: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。镬:大锅。鼎镬:是古代的酷刑刑具,用以把人煮死。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,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。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》:“若见此奸贼,必手刃其头……虽赴鼎镬刀锯,亦无恨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翻江倒海

fān jiāng dǎo hǎi

成语解释:把大江大海都翻转过来;形容水势很大;现在多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或力量巨大。也用以形容混乱不堪破坏极甚的情况。

成语出处:唐 李筌《太自阴经》:“东温而层冰澌散,西烈则百卉摧残,鼓怒而走石飞沙,翻江倒海。”

详细解释

箕山之节

jī shān zhī jié

成语解释:箕山: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、巢父隐居的地方。节:名节,节操。指归隐以保全节操。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。亦作“箕山之志”、“箕颍余芳”。

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·求人》:“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,曰:‘……请属天下于夫子。’许由辞曰:‘为天下之不治与?而既已治矣。自为与?啁噍巢于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于河,不过满腹。归已君乎!恶用天下?’遂之箕山之下,颖水之阳,耕而食,终身无经天下之色。”

详细解释

金章紫绶

jīn zhāng zǐ shòu

成语解释:紫色印绶和金印,古丞相所用。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 舆服志》:“贵人、夫人、贵嫔是为三夫人,皆金章紫绶。”

详细解释

罗钳吉网

luó qián jí wǎng

成语解释:用以指酷虐诬陷。

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四载》:“李林甫欲除不附己者,重用酷吏罗希奭、吉温,二人皆随林甫所欲深浅,锻炼成狱,无能自脱者,时人谓之‘罗钳吉网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来者居上

lái zhě jū shàng

成语解释:后来居上。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。语出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,后来者居上。”后亦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。

成语出处:语出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,后来者居上。”

详细解释

磬竹难书

qìng zhú nán shū

成语解释:罄:用尽;竹:竹简,用以写字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写完。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后泛指事实多,写不完。
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 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
详细解释

呜呼哀哉

wū hū āi zāi

成语解释: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;意思是“唉!伤心啊!”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十六年》:“呜呼哀哉,尼父!无自律!”

详细解释

作福作威

zuò fú zuò wēi

成语解释:原指国君专行赏罚,独揽威权。后用以形容妄自尊大,滥用权势。

成语出处:语出《书 洪范》:“惟辟作福,惟辟作威,惟辟玉食。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。”

详细解释

糟糠之妻

zāo kāng zhī qī

成语解释: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,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。(1)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。
(2)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。糟糠,酒渣及穀皮,指粗劣的食物。糟:酒渣。糠:谷皮。贫穷时,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宋弘传》:“(光武帝)谓弘曰:‘谚言贵易交,富易妻,人情乎?’弘曰:‘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糟糠之妻不下堂

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

成语解释: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,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。(1)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。
(2)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。糟糠,酒渣及穀皮,指粗劣的食物。糟:酒渣。糠:谷皮。贫穷时,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宋弘传》:“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”

详细解释

灌夫骂坐

guàn fū mà zuò

成语解释:灌夫,西汉人,初以勇武闻名,为人刚直不阿,任侠,好饮酒骂人。与丞相田蚡不和,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,戏侮田蚡,为蚡所劾,以不敬罪族诛。事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。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载:灌夫,西汉人,初以勇武闻名,为人刚直不阿,任侠,好饮酒骂人。与丞相田蚡不和,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,戏侮田蚡,为蚡所劾,以不敬罪族诛。

详细解释

塞责

liáo yǐ sè zé

成语解释:聊:姑且;塞:搪塞;应付。姑且用以搪塞、应付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。

成语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我素乏捷才,且不长于吟咏,姐妹辈素所深知;今夜聊以塞责,不负斯景而已。”

详细解释

卒岁

liáo yǐ zú suì

成语解释:聊:姑且;勉强;卒:尽;终;岁:一年。姑且这样度过一年。本指逍遥自在地度日。现用以形容生活的艰难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人谓叔向曰:‘子离于罪,其为不知乎?’叔向曰:‘与其死亡若何?诗曰:优哉游哉,聊以卒岁。知也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自慰

liáo yǐ zì wèi

成语解释: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

成语出处:汉 张衡《鸿赋序》:“余五十之年,忽焉已至,永言身事,慨然其多绪,乃为之赋,聊以自慰。”

详细解释

没石饮羽

méi shí yǐn yǔ

成语解释:汉李广出猎,见草中石,以为虎而射之,箭入石,箭翎也隐没不见。事见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。后用以喻指功力精湛。

成语出处:汉李广出猎,见草中石,以为虎而射之,箭入石,箭翎也隐没不见。事见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。

详细解释

香草美人

xiāng cǎo měi rén

成语解释: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

成语出处:汉·王逸《离骚序》:“《离骚》之文,依《诗》取兴,引类譬谕,故善鸟、香草、以配忠贞,……灵修、美人,以譬于君。”

详细解释

刑于之化

xíng yú zhī huà

成语解释:指以礼法对待。后用以指夫妇和睦。

成语出处:《诗 大雅 思齐》:“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。”郑玄笺:“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。”

详细解释

北郭先生

běi guō xiān shēng

成语解释: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。

成语出处:《韩诗外传》卷九载,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。《后汉书 方术传 廖扶》载,廖扶感父以法丧身,惮为吏,终身不仕,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。

详细解释

筚路蓝缕

bì lù lán lǚ

成语解释:筚路:柴车;蓝缕:破衣服。坐着柴车;穿着破衣服;去开辟山林。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”

详细解释

尺二秀才

chǐ èr xiù cái

成语解释: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。“尺二”即指当时“尽”字的俗体“尽”字。

成语出处:宋·孙奕《履斋示儿编·文说·声画押韵贵乎审》:“诚斋先生杨公考校湖南漕试,……先生见卷子上书‘盡’字作‘尽’,必欲摈斥。考官乃上庠人,力争不可。先生云:‘明日揭榜,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,则吾辈将胡颜?’竟黜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策名委质

cè míng wěi zhì

成语解释: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。

成语出处:《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策名委质,贰乃辟也。”杜预注:“名书于所臣之策。”孔颖达疏:“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,以明系属之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昌歜羊枣

chāng zàn yáng zǎo

成语解释:据传周文王嗜昌歜,春秋鲁曾点嗜羊枣。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。

成语出处:宋 苏轼《答李端叔书》:“不肖为人所僧,而二子独喜见誉,如人嗜昌歜羊枣,未易诘其所以然者。”

详细解释

东观之殃

dōng guān zhī yāng

成语解释:孔子任鲁司寇时,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。后用以指杀身之祸。

成语出处: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讼贤》:“未睹功业所至,而见东观之殃,身得重罪,不得以寿终。”

详细解释

斐然成章

fěi rán chéng zhāng

成语解释:非常有文采;出口便成章。斐然:有文采的样子。也用以形容才干或声名显耀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归与!归与!吾党之小子狂简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裁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画荻教子

huà dí jiào zǐ

成语解释:荻:芦苇。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。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。

成语出处: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家贫,致以荻画地学书。”

详细解释

呼风唤雨

hū fēng huàn yǔ

成语解释: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

成语出处:宋 孔觌《罨溪行》:“罨画溪头鸟鸟乐,呼风唤雨不能休。”

详细解释

衡石量书

héng shí liàng shū

成语解释: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下之事,无大小皆决于上,上至以衡石量书,日夜有呈,不中呈不得休息。”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,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,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。亦作“衡石程书”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下之事,无大小皆决於上,上至以衡石量书,日夜有呈,不中呈不得休息。”

详细解释

举案齐眉

jǔ àn qí méi

成语解释:案:有脚的托盘。汉代的梁鸿、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;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;以示对梁鸿的尊敬。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》:“为人赁舂,每归,妻为具食,不敢于鸿前仰视,举案齐眉。”

详细解释

金鼓齐鸣

jīn gǔ qí míng

成语解释:金鼓:古时军队演习、作战时用以助军威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。金钟战鼓一齐鸣响。形容战斗激烈;士气高昂。

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金鼓以声气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九合一匡

jiǔ hé yī kuāng

成语解释:合:聚集。匡:救助,帮助,拯救。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的省略语。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,称霸华夏,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。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霸》: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为五恒伯长。”

详细解释

胶柱调瑟

jiāo zhù tiáo sè

成语解释:瑟:古代一种弹拨乐器。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,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。比喻拘泥死板,缺少变通。

成语出处:《文子·五·道德》:“老子曰:‘执一世之法籍,以非传代之俗,譬犹胶柱调瑟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面缚衔璧

miàn fù xián bì

成语解释:两手反绑而面向前,口含碧玉以示不生。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六年》:“许男面缚衔璧,大夫衰绖,士舆榇。”

详细解释

木直中绳

mù zhí zhòng shéng

成语解释:中:符合、合乎;绳:木匠用以取直,浸满墨汁的线绳。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劝学》:“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”

详细解释

纳贡称臣

nà gòng chēng chén

成语解释:缴纳贡品,自称为臣下。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,甘拜下风。

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·太宗本纪》:“宜要其纳贡称臣,以黄河为界。”

详细解释

若存若亡

ruò cún ruò wáng

成语解释:有时记在心里,有时则忘记掉。用以形容若有若无,难以捉摸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四海鼎沸

sì hǎi dǐng fèi

成语解释:四海: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,用以指全国各地;鼎沸:比喻局势不安定,如同鼎水沸腾。形容天下大乱。
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谯周传》:“既非秦末鼎沸之时,实有六国并据之势。”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若四海鼎沸,豪杰并起,吾与足下,当相避于中原耳。”

详细解释

时和岁丰

shí hé suì fēng

成语解释:四时和顺,五谷丰收。用以称颂太平盛世。同“时和年丰”。

成语出处:宋 苏轼《论赏罚及修河事》:“太宗皇帝每见时和岁丰,雨雪应时,辄喜不自胜,举酒以属群臣。”

详细解释

沈诗任笔

shěn shī rèn bǐ

成语解释:①南朝梁沉约以诗着称,任昉以表、奏、书、启诸体散文擅名,时人称为“沈诗任笔”。笔,谓无韵之文。②用以泛指诗文。

成语出处:宋·陆游《亲归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》:“沈诗任笔俱忘尽,酒户新来却少增。”

详细解释

贪而无信

tān ér wú xìn

成语解释:贪婪而又不守信用。汉·应劭《鲜卑胡市议》:“以为鲜卑隔在漠北,犬羊为群,无君长帅庐落之居,又其天性,贪而无信。”

成语出处:汉·应劭《鲜卑胡市议》:“以为鲜卑隔在漠北,犬羊为群,无君长帅庐落之居,又其天性,贪而无信。”

详细解释

息黥补劓

xī qíng bǔ yì

成语解释:指修整面容残缺,恢复本来面目。后用以喻改过自新。
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……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,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。”

详细解释

贤妻良母

xián qī liáng mǔ

成语解释:既是丈夫的贤慧的妻子;又是孩子的善良的母亲。旧时用以称赞女子贤淑。

成语出处:朱自清《房东太太》:“道地的贤妻良母,她是;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。”

详细解释

辛壬癸甲

xīn rén guǐ jiǎ

成语解释:用以指一心为公,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。

成语出处:典出《书 益稷》:“娶于涂山,辛壬癸甲。”孔传:“[夏禹]辛日娶妻,至于甲日,复往治水,不以幺害公。”

详细解释

偃旗息鼓

yǎn qí xī gǔ

成语解释: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

成语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》:“成都既定,以云为翊军将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“云入营,更大开门,偃旗息鼓,公军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

yī rén fēi shēng,xiān jí jī quǎn

成语解释:用以比喻一人得势,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。多含讽刺意。同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

成语出处:语出汉 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促织》:“天将以酬长厚者,遂使抚臣、令尹、并受促织恩荫。闻之:‘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。’信夫!”

详细解释

哀感顽艳

āi gǎn wán yàn

成语解释:哀:悲哀;感:感动;顽:愚拙;艳:慧丽。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。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。谓文辞既哀婉感伤;又古拙绮丽;深切感人。

成语出处:三国 魏 繁钦《与魏文帝笺》:“咏北狄之遐征,奏胡马之长思,凄入肝脾,哀感顽艳。”吕延济注:“顽钝艳美者皆感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卑宫菲食

bēi gōng fěi shí

成语解释:指宫室简陋,饮食菲薄。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。

成语出处:语出《论语 泰伯》:“禹,吾无间然矣!菲饮食,而致孝乎鬼神;恶衣服,而致美乎黻冕;卑宫室,而尽力乎沟洫。”

详细解释

比户可封

bǐ hù kě fēng

成语解释: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。用以泛指风俗淳美。

成语出处:见“比屋可封”。

详细解释

巴人下里

bā rén xià lǐ

成语解释:①即下里巴人。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。用以称流俗的音乐。巴,古国名,在今四川东部一带,古为楚地。下里,乡里。②泛指粗俗的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梁简文帝《与湘东王书》:“故玉微金铣,反为拙目所嗤;《巴人下里》,更合郢中之听。”

详细解释

拔山扛鼎

bá shān gāng dǐng

成语解释:拔:拔起来。扛:两手举起。鼎: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;多为青铜铸造而成;是非常重的器物。拔起大山;举起鼎。形容力大无比。

成语出处: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”又:“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八万四千

bā wàn sì qiān

成语解释: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,后用以形容极多。

成语出处:《法华经 宝塔品》:“若持八万四千法藏,十二部经,为人演说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亦乐乎

bù yì lè hū

成语解释:亦:也;乎: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;相当于“吗”或“呢”。不也是快乐的吗?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学而》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

详细解释

抱柱之信

bào zhù zhī xìn

成语解释: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。
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信如尾生,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”唐·李白《长干行》诗:“常存抱柱信,岂上望夫台。”

详细解释

吹吹打打

chuī chuī dǎ dǎ

成语解释:指各种乐器的合奏。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,吸引别人注意。

成语出处:明 天然智叟《石头点 郭挺之榜前认子》:“忙忙与女儿说知,叫老妈央人相帮打点。早鼓乐吹吹打打,迎人村来了。

详细解释

春风得意

chūn fēng dé yì

成语解释:春风:春天和煦的风;得意: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;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。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。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;功成名就。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。

成语出处: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
详细解释

楚囚相对

chǔ qiú xiāng duì

成语解释: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,相对无策,徒然悲伤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过江诸人,每至美日,辄相邀新亭,藉卉饮宴。周侯(周顗)中坐而叹曰:‘风景不殊,正自有山河之异!’皆相视流泪。唯王丞相(王导)愀然变色曰:‘当共戮力王室,克复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对!’”

详细解释

楚水吴山

chǔ shuǐ wú shān

成语解释:楚地的水,吴地的山。指古时吴、楚两国所属地域。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。

成语出处:唐 白居易《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》:“故园望断欲何如,楚水吴山万里余。

详细解释

愁云惨淡

chóu yún cǎn dàn

成语解释:惨淡:暗淡。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。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。

成语出处:唐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翰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

详细解释

道大莫容

dào dà mò róng

成语解释: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,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。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夫子之道,至大也,故天下莫能容夫子。”

详细解释

断简残编

duàn jiǎn cán biān

成语解释:断、残:不完整的;简:古代用以写字的竹、木片;编:细长皮条;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。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;尤指古代的书籍。

成语出处:宋 陆游《对酒》诗:“断简残编不策勋,东皋犹得肆微勤。”

详细解释

丹心碧血

dān xīn bì xuè

成语解释:丹心:红心、忠心。碧血:血化为碧玉。碧:青绿色的宝石,表示血的珍贵。赤诚的忠心,宝贵的鲜血。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。
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元·郑元祐《张御史死节歌》:“孤忠既足明丹心,三年犹须化碧血。”

详细解释

都俞吁咈

dū yú xū fú

成语解释:皆为古汉语叹词。吁,不同意;咈,反对;都,赞美;俞,同意。本以表示尧、舜、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,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。

成语出处:《书·尧典》:“帝曰:‘吁!咈哉!’”又《益稷》:“禹曰:‘都,帝,慎乃在位。’帝曰:‘俞!’”

详细解释

峨峨洋洋

é é yáng yáng

成语解释: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

成语出处: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遏密八音

è mì bā yīn

成语解释: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 舜曲》:“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
详细解释

二童一马

èr tóng yī mǎ

成语解释: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风起云涌

fēng qǐ yún yǒng

成语解释:涌:水腾跃。大风刮起来;乌云涌上来。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;声势浩大”。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断变化;雄伟壮观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诸侯作难,风起云蒸。”

详细解释

狗颠屁股

gǒu diān pì gǔ

成语解释:狗摇尾乞怜。用以形容极尽逢迎、献媚的丑态。

成语出处:《红楼梦》第六一回:“春燕说荤的不好,另叫你炒个面筯儿,少搁油才好,你忙着就说自己发昏,赶着洗手炒了,狗颠屁股儿似的,亲自捧了去。”

详细解释

贵人多忘事

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

成语解释:官位高的人善于忘记。原指地位高的人对人傲慢;不念旧交。后用以嘲讽人健忘。

成语出处: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 卷二》:“倘也贵人多忘,国士难期,使仆一朝出其不意,与君并肩内阁,侧眼相视,公始悔而谢仆,仆安能有色于君乎?”

详细解释

盖世英雄

gài shì yīng xióng

成语解释:盖世:压倒当世。超出当代所有的人。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。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一折:“遮莫他盖世英雄,驱兵拥众。”

详细解释

过庭之训

guò tíng zhī xùn

成语解释:用以指父亲的教诲。

成语出处:晋 袁宏《后汉纪 安帝纪上》:“苌少长藩国,内无过庭之训,外无师傅之道,血气方刚。”

详细解释

高阳公子

gāo yáng gōng zǐ

成语解释:高阳:地名,在今河南杞县。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

成语出处: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高阳公子休闲过,不比寻常卖酒家。”

详细解释

高阳酒徒

gāo yáng jiǔ tú

成语解释:高阳:古乡名,在今河南杞县西南。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,对刘邦自称“高阳酒徒”。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走!复入言沛公,吾高阳酒徒也,非儒人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挂印悬牌

guà yìn xuán pái

成语解释:悬:挂。高挂官印、告牌(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)。指担任官职。

成语出处: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:“那其间日转千阶,喜笑迎腮,挂印悬牌。”

详细解释

红豆相思

hóng dòu xiāng sī

成语解释:红豆:又叫相思子;古人用以象征爱情。比喻男女相爱但又无法会面而引起的思念。

成语出处:唐 王维《相思》诗: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

详细解释

含垢藏疾

hán gǒu cáng jí

成语解释: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,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。

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国君含垢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含垢纳污

hán gòu nà wū

成语解释:垢、污:脏垢;污秽。心里忍受着羞耻和污辱。本指国君应当有容忍耻辱和诬枉的气度。后指有容忍耻辱的度量;也转用以形容秽恶聚集之处;或包容坏人坏事。

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国君含垢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回生起死

huí shēng qǐ sǐ

成语解释:起死回生。形容医道高明,能把垂死的人救活。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。
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回:“回生起死妙难言,拯惫扶危更多益。”

详细解释

红妆素裹

hóng zhuāng sù guǒ

成语解释:红妆:妇女的红色装饰;素裹:淡雅装束。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。用以形容雪过天晴,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。
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:“须晴日,看红妆素裹,分外妖娆。”

详细解释

红装素裹

hóng zhuāng sù guǒ

成语解释:红装:妇女的红色装饰;泛指妇女的艳丽装束;素裹:淡雅装束。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两种装束。后用以形容雪过天晴;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。
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词:“须晴日,看红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”

详细解释

见羹见墙

jiàn gēng jiàn qiáng

成语解释:相传尧去世后,舜仰慕三年,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,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。见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。后用以谓对圣贤的思慕。

成语出处:相传尧去世后,舜仰慕三年,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,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。见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。

详细解释

郊寒岛瘦

jiāo hán dǎo shòu

成语解释:本指孟郊、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。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。

成语出处:宋 苏轼《祭柳子玉文》:“元轻白俗,郊寒岛瘦。嘹然一吟,众作卑陋。”

详细解释

金口玉音

jīn kǒu yù yīn

成语解释: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。后泛指说话正确,不能改变。

成语出处:晋·夏侯湛《抵疑》:“金口玉音,漠然沉默。”

详细解释

荆人涉澭

jīng rén shè yōng

成语解释:荆人:楚国人。澭:澭水。楚国人过澭水。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,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。

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荆人欲袭宋,使人先表澭水。澭水暴益,荆人弗知,循表而夜涉,溺死者千余人,军惊而坏都舍。

详细解释

箕山之操

jī shān zhī cāo

成语解释: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。同“箕山之节”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赵岐传》:“大丈夫生世,遁无箕山之操,仕无伊吕之勋,天不我与,复何言哉!”

详细解释

箕山之志

jī shān zhī zhì

成语解释: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。同“箕山之节”。

成语出处: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伟长独怀文抱质,恬淡寡欲,有箕山之志,可谓彬彬君子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近乡情怯

jìn xiāng qíng qiè

成语解释:指远离家乡多年,不通音信,一旦返回,离家乡越近,心情越不平静,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。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。

成语出处:唐·宋之问《汉江》:“岭外音书断,经冬复历春,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”

详细解释

近悦远来

jìn yuè yuǎn lái

成语解释:近:指境内;远:指境外。使邻近的人高兴;使远方的人来归附。后用以形容邻近的人因得到好处而高兴;远方的人也都闻风前来归附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叶公问政,子曰:‘近者说(悦),远者来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京兆眉妩

jīng zhào méi wǔ

成语解释:用以称女子眉样美好。

成语出处:汉京兆尹张敞为妇画眉甚美,长安中传“张京兆眉妩”。

详细解释

因篇幅关系,关于用以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 个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