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过失的成语

共 73 个成语

机不可

jī bù kě shī

成语解释:机:时机。好时机不可放过;失掉了不会再来。比喻机会难得。

成语出处:五代 安重荣《上石敬瑭表》:“须知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”

详细解释

交臂

jiāo bì shī zhī

成语解释:交臂:胳膊碰胳膊。胳膊相碰;擦身而过。指当面错过或失掉好机会。

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,可不哀与?”

详细解释

饰非遂

shì fēi suí guò

成语解释:粉饰错误,养成过失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审应》:“公子食我之辨,适足以饰非遂过。”

详细解释

生功止

shēng gōng zhǐ guò

成语解释:止:禁止,组织。鼓励立功,防止过失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赏有功,罚有罪,而不失其人,方在于明者也,非能生功止过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纤芥之

xiān jiè zhī shī

成语解释:纤芥:细微;失:过失。形容极小的过错。

成语出处: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王道》:“春秋纪纤芥之失。”

详细解释

百不

bǎi bù shī yī

成语解释:失:过失,错误。万无一失。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,绝不会失误。

成语出处:东汉 王充《论衡 须颂》:“从门应庭,听堂室之言,什而失九;如升堂窥室,百不失一。”

详细解释

饰非

yǎn guò shì fēi

成语解释:犹言文过饰非。掩饰过失、错误。

成语出处:李广田《〈散文三十篇〉序》:“他们想占有一切,他们的手不用以创造,而用以掩过饰非。”

详细解释

饰非

bǔ guò shì fēi

成语解释:补过:弥补过失;饰非:文饰过错。指掩饰过错。

成语出处: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16卷:“文士笔墨,为人补过饰非,往往如是。”

详细解释

代人受

dài rén shòu guò

成语解释:受:承受,担待;过:过失,过错。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。

成语出处: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:“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,都不肯代人受过,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。”

详细解释

饰非文

shì fēi wén guò

成语解释:粉饰掩盖过失、错误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顺非而泽,不听而诛。”唐·颜师古注:“谓人有坚为辩言,不以诚质,学于非道,虽博无用,饰非文过,辞语顺泽,不听教命……”

详细解释

闭门思

bì mén sī guò

成语解释:思:思索;反省;过:过失;错误。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。

成语出处:宋 徐铉《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聊以为报》:“闭门思过谢来客,知恩省分宽离忧。”

详细解释

则勿惮改

guò zé wù dàn gǎi

成语解释:过:过错,过失;惮:怕。有了过错,就不要怕去改正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主忠信……过则勿惮改。”

详细解释

讳败推

huì bài tuī guò

成语解释:讳:隐瞒。隐瞒失败,推托过失。

成语出处:晋·习凿齿《司马景王引过》:“若乃讳败推过,归咎万物,常执其功,而隐其表,上下离心。”

详细解释

饰非

hù guò shì fēi

成语解释:掩护错误、文饰过失。

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 和珅传》:“和珅率对不以实,诏斥护过饰非,革职留任。”

详细解释

自新

huǐ guò zì xīn

成语解释:悔:悔恨;过:过失;错误;自新:使自己成为新人。指改正错误;重新做人。
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 冯元常传》:“元常喻以恩信,约悔过自新,贼相率脱甲而缚。”

详细解释

计功补

jì gōng bǔ guò

成语解释:计:考定。过失。考定一个人的功绩以弥补其过失。

成语出处:汉·荀悦《汉纪·元帝纪》:“齐恒先有匡周之功,后有来项之罪,君子计功补过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遑

jiù guò bù huáng

成语解释:救:挽救;遑:闲暇。补救过失都来不及。

成语出处:清·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》上卷:“上方综核名实,分别功罪,群臣救过不遑。”

详细解释

迁善改

qiān shàn gǎi guò

成语解释:谓改正过失而向善。

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:“迁善改过,是修德中紧要事。”

详细解释

使功不如使

shǐ gōng bù rú shǐ guò

成语解释:使:用。使用有功绩的人,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,使其能将功补过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索卢放传》:“太守受诛,诚不敢言,但恐天下惶惧,各生疑变。夫使功者不如使过,原以身代太守之命。”

详细解释

遂非

wén guò suí fēi

成语解释:掩饰过失,顺随错误。
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论时政状》:“而近日之事,乃有文过遂非之风,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微故细

wēi gù xì guò

成语解释:细过:小的过失。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。

成语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中山恭王衮传》:“此亦大罪恶耳,其微故细过,当掩覆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则喜

wén guò zé xǐ

成语解释: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;就心里高兴。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。过:过失、错误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子路,人告之以有过则喜。”

详细解释

拾遗

bǔ guò shí yí

成语解释:拾遗:纠正帝王的过失。填补、纠正帝王的过失。也指匡正、改掉自己的过失、缺点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 汲黯传》:“出入禁闼,补过拾遗,臣之愿也。

详细解释

返躬内省

fǎn gōng nèi xǐng

成语解释:躬:自身;省:检查,反省。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失。

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·文宗本纪》:“今年过节春分,寒威未解,朕返躬内省,未能上感天和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赡

jiù guò bù shàn

成语解释:补救过失都来不及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若死者有知,先王之积怒久矣,太后救过不赡,何暇及私魏丑夫乎?”

详细解释

进思尽忠,退思补

jìn sī jìn zhōng,tuì sī bǔ guò

成语解释:在朝廷做官,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;辞官隐退时,就反省自己,以弥补过失。

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林父之事君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社稷之卫也,若之何杀之?”

详细解释

退思补

tuì sī bǔ guò

成语解释:退思: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;过:过失,错误。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,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林父之事君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社稷之卫也,若之何杀之?”

详细解释

饰非

wén guò shì fēi

成语解释: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。文、饰:掩饰;过、非:过失、错误。

成语出处:唐 刘知幾《史通 惑经》:“期则圣人设教,其理含宏,或援誓以表心,或称非以委屈。岂与夫庸儒末学,文过饰非,使夫问者缄辞杜口,怀疑不展,若是而已哉!”

详细解释

细故

wēi guò xì gù

成语解释:微小的过失和事故。
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中山恭王传》:“其微过细故,当掩覆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风流罪犯

fēng liú zuì fàn

成语解释:指轻微的过失。

成语出处:元·杨显之《酷寒亭》第三折:“把孩儿风流罪犯寻些个,吊着脚腕又不敢将脚尖那。”

详细解释

非战之罪

fēi zhàn zhī zuì

成语解释:罪:罪过。不是战争本身的过失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然今卒困于此,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立功赎罪

lì gōng shú zuì

成语解释:立功:建立功绩;赎:补偿。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。
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 王孝杰传》:“遣使斩宏晖以徇。使未至幽州,而宏晖已立功赎罪,竟免诛。”

详细解释

弥缝其阙

mí féng qí què

成语解释:弥缝:补救;阙:过错。补救行事的过失。

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,昭旧职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愆戾山积

qiān lì shān jī

成语解释:愆:过失;戾:罪过。罪过很多,累积如山。

成语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刘封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臣委质以来,愆戾山积。”

详细解释

顺美匡恶

shùn měi kuāng è

成语解释:歌颂美善,纠正过失。

成语出处:《孝经 事君》:“子曰:君子之事上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将顺其美,匡救其恶。”

详细解释

兴师见罪

xīng shī jiàn zuì

成语解释:兴师:起兵。发动军队,声讨罪过。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。
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第一折:“今有沛公无礼,他先入关中,封秦府库,改秦苛法,某欲兴师见罪。”

详细解释

智足以拒谏,言足以饰非

zhì zú yǐ jù jiàn,yán zú yǐ shì fēi

成语解释:智:智谋,指巧诈,诡辩;谏:规劝。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,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帝纣资辨捷疾,闻见甚敏,材力过人,手格猛兽,知足以距谏,言足以饰非;矜人臣以能,高天下以声,以为皆出己之下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

bù chī bù lóng,bù chéng gū gōng

成语解释:姑公:婆婆,公公。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

成语出处:《南史·庾仲文传》:“言‘仲文贵要异他尚书’,又云‘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’。敢作此言,亦为异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痴不聋,不作阿家翁

bù chī bù lóng,bù zuò ā jiā wēng

成语解释: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

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92回:“又道‘不痴不聋,不作阿家翁’。这个笑话,细细想去,却很有意味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痴不聋,不做家翁

bù chī bù lóng,bù zuò jiā wēng

成语解释: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

成语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第224卷:“鄙谚有之‘不痴不聋,不为家翁’,儿女子闺房之言,何足听也?”

详细解释

不打自招

bù dǎ zì zhāo

成语解释:原指还没有用刑;就自己招供了。现比喻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过失或心计。

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3卷:“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喑不聋,不成姑公

bù yīn bù lóng,bù chéng gū gōng

成语解释:姑公:婆婆,公公。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

成语出处:《释名·释首饰》:“不喑不聋,不成姑公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以一眚掩大德

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

成语解释:以:因;眚:过失,错误;掩:遮蔽,遮盖;德:德行。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大夫何罪?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。”

详细解释

持禄保位

chí lù bǎo wèi

成语解释:持;保持;禄:薪俸;位:职位。指为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或有过失不肯离职。

成语出处:宋·王楙《野客丛书·班范议论》:“持禄保位,被阿谀之机。”

详细解释

吹毛洗垢

chuí máo xǐ gòu

成语解释: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。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。

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·酷吏传·宋游道》:“游道禀性遒悍,是非肆口,吹毛洗垢,疮疵人物。”

详细解释

持人长短

chí rén cháng duǎn

成语解释:谓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,加以攻击。

成语出处:《云笈七签》卷三九:“第二十九戒,不得持人长短,更相嫌恨。”

详细解释

涤垢洗瑕

dí gòu xǐ xiá

成语解释:涤:清除;垢:污秽;瑕:瑕疵。指清除缺点过失,清除污泥浊水。

成语出处:唐·吴武陵《遗吴元济书》:“涤垢洗瑕,以倡四海。”

详细解释

二卵弃干城

èr luǎn qì gān chéng

成语解释:卵:鸡蛋;干城:捍卫者。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

成语出处:《孔丛子 居卫》:“今君处战国之世,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,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攻疾防患

gōng jí fáng huàn

成语解释:匡正过失,防止祸患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铭箴》:“箴者,所以攻疾防患,喻针石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含垢弃瑕

hán gòu qì xiá

成语解释:包容污垢,不责过失。形容宽宏大度。

成语出处:唐·元稹《上门下裴相公书》:“况当今陛下在宥四海,与人为天,特降含垢弃瑕之书,且授随才任能之柄于阁下。”

详细解释

绝不护短

jué bù hù duǎn

成语解释:护短:自讳过失。指丝毫不护着自己的短处或过失。

成语出处:明·吕坤《呻吟语》第二卷:“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。人能不护短,则长进至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纠缪绳违

jiū miù shéng wéi

成语解释:纠:督察,纠正;缪:同“谬”,错误;绳:纠正;违:过失。纠正错误与过失。

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崔沂传》:“入梁,为御史司宪,纠缪绳违,不避豪右。”

详细解释

谏尸谤屠

jiàn shī bàng tú

成语解释:向尸体劝谏,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。比喻劝谏无济于事。

成语出处:唐 柳宗元《天对》:“幽祸挐以夸,惮褒以渔。淫嗜筏杀,谏尸谤屠。”

详细解释

匡救弥缝

kuāng jiù mí fèng

成语解释:指纠正错误,弥补过失。

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纠合诸侯,而谋其不协,弥缝其阙,而匡救其灾。”

详细解释

迷而知反

mí ér zhī fǎn

成语解释:迷路后知道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。

成语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》:“若迷而知反,尚可以免。”

详细解释

迷而知返

mí ér zhī fǎn

成语解释:迷路后知道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。

成语出处:《宋书 二凶传 元凶劭》:“所以淹霆缓电者,犹冀弟迷而知返耳。”

详细解释

面折廷争

miàn zhé tíng zhēng

成语解释:面折: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;廷争:在朝廷上争论。指直言敢谏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吕太后本纪》:“于今面折廷争,臣不如君;夫全社稷,定刘氏之后,君亦不如臣。”

详细解释

愆德隳好

qiān dé huī hǎo

成语解释:愆:过失;隳:毁坏。损害道义,破坏友好。指破坏了道义原则和友好关系。
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而皇叔愆德隳好,已得西川,又占荆州,贪而忘义,恐为天下所耻笑。”

详细解释

弃瑕录用

qì xiá lù yòng

成语解释:原谅过去的过失,重新录用。

成语出处:三国 吴 陆瑁《与暨艳书》:“加今王业始建,将一大统,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弃瑕取用

qì xiá qǔ yòng

成语解释:指不计较缺点、过失而录用人才。

成语出处:汉 陈琳《为袁绍讨檄豫州》:“于是提剑挥鼓,发命东夏,收罗英雄,弃暇取用。”

详细解释

绳愆纠谬

shéng qiān jiū miù

成语解释:绳:纠正;愆:过失;谬:错误。指纠正过失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 冏命》:“绳愆纠谬,格其非心,俾克绍先烈。”

详细解释

绳愆纠缪

shéng qiān jiū miù

成语解释:改正过失,纠正错误。绳:纠正。愆:过失。谬:错误。

成语出处:唐·柳宗元《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》:“绳愆纠缪,列群肃澄之风。”

详细解释

绳愆纠违

shéng qiān jiū wéi

成语解释:绳:束缚,扶正;愆:过失;纠:纠正。指举发过失,纠正错误。

成语出处:清·陈忱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景德二年》:“中丞之职,非徒绳愆纠违,亦当顾国家大体。”

详细解释

拾遗补阙

shí yí bǔ quē

成语解释: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。采录遗逸的事迹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上之不能纳忠效信,有奇策才力之誉,自结明主;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,招贤进能。”

详细解释

廷争面折

tíng zhēng miàn zhé

成语解释:廷争:在朝廷上争论;面折: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。指直言敢谏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于今面折廷争,臣不如君。”

详细解释

无咎无誉

wú jiù wú yù

成语解释:咎:过失;誉:称扬、赞美。既没有错误,也没有功绩。比喻工作表现一般。
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赵敬肃王刘彭祖传》:“问武始侯昌,曰:‘无咎无誉。’上曰:‘如是可矣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误杀好人

wù shā hǎo rén

成语解释:好人:品德好、行为端的人。过失地杀掉品行好的人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寻瘢索绽

xún bān suǒ zhàn

成语解释:谓仅从表面现象追查人家的过失。瘢,皮肤斑痕。

成语出处: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幸恩》:“娇憨使惯,寻瘢索绽,一谜儿自逞心胸。”

详细解释

小惩大诫

xiǎo chéng dà jiè

成语解释:惩:惩罚;诫:警告,劝告。有小过失就惩戒,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。

成语出处: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不见利不劝,不威不惩;小惩而大诫,此小人之福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省身克己

xǐng shēn kè jǐ

成语解释:检查自身过失,克制自己非分之想。

成语出处:明 钱德洪《王文成公〈大学问〉跋》:“吾党各以己见立说,学者稍见本体,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,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。”

详细解释

兴师问罪

xīng shī wèn zuì

成语解释:宣布对方罪状;发兵讨伐。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。兴、动:发动;师:军队;众:大队人马。

成语出处:宋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:“元昊乃改元,制衣冠礼乐,下令国中,悉用蕃书、胡礼,自称大夏。朝廷兴师问罪。”

详细解释

予违汝弼

yú wéi rǔ bì

成语解释:违:过失;弼:纠正。我有过失,你应帮我纠正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益稷》:“予违汝弼,汝无面从,退有后言。”

详细解释

智足以饰非,辩足以行说

zhì zú yǐ shì fēi,biàn zú yǐ xíng shuì

成语解释:智:智谋,指巧诈,诡辩。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,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。

成语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臣术》:“四曰智足以饰非,辩足以行说,反言易辞而成文章,内离骨肉之亲,外妒乱朝廷,如此者谗臣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