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前人的成语

共 51 个成语

种树,后乘凉

qián rén zhòng shù,hòu rén chéng liáng

成语解释: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。亦作“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”。

成语出处: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32回:“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。反把那种树的人杀了,还有甚么公理呢!”

详细解释

栽树,后乘凉

qián rén zāi shù,hòu rén chéng liáng

成语解释: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。

成语出处:清 翟灏《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》:“今年种竹,来年吃笋;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。”

详细解释

蹈袭

dǎo xí qián rén

成语解释:蹈袭:因袭,沿用。因袭前人,缺乏创新。

成语出处:《宋史 米芾传》:“芾为文奇险,不蹈袭前人轨辙。”

详细解释

绝后

chāo qián jué hòu

成语解释:指超越前人,以后也无一可相比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“绝后光前”李善注引《晋起居注·安帝诏》曰:“元功盛德,超前绝后。”

详细解释

绝后光

jué hòu guāng qián

成语解释:绝:断绝;光:光大,扩充。扩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,做出了后人难以做到的事。形容功业伟大或成就卓著。

成语出处:宋 洪迈《容斋四笔 蓝田丞壁记》:“而堤文友拔超峻,光前绝后,以柳视之,殆犹碔砄之美玉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失脚,后把滑

qián rén shī jiǎo,hòu rén bǎ huá

成语解释: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,小心谨慎,免得再失事。

成语出处:明 何孟春《馀冬序录摘抄》第六卷:“今世俚语:‘前人失脚,后人把滑’,即汉谚“前车覆,后车戒‘之义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车可鉴

qián chē kě jiàn

成语解释:指可以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。鉴:引申为教训。

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 刘韵珂传》:“洋人在粤,曾经就抚,迨给银后,滋扰不休,反复性成,前车可鉴。”

详细解释

危后则

qián wēi hòu zé

成语解释:前人的危亡,后人应引以为戒。犹言前车之覆,后车之鉴。

成语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三年》:“地列酒泉,天垂酒池,杜康妙识,仪狄先知。纣丧殷邦,桀倾夏国,由此言之,前危后则。”

详细解释

却行求

què xíng qiú qián

成语解释:语本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,往古者所以知今也。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,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,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。”后因以“却行求前”谓以倒退求前进,比喻方法不对,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。

成语出处:语出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,往古者所以知今也。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,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,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踵武

zhǒng wǔ qián xián

成语解释: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忽奔走以先后兮,及前王之踵武。”

详细解释

种德后

qián rén zhòng dé hòu rén shōu

成语解释:德:德行。指上辈的人有德行,后辈的人会受到恩惠。

成语出处:明·冯惟敏《商调·集贤宾·归田自寿》:“恰才个绕蜗居编菊篱,又报道步蟾宫折桂手,端的是前人种德后人收。”

详细解释

自我作古

zì wǒ zuò gǔ

成语解释:由自己创始;不效法前人(作古:创始;创新)。指有所创新。

成语出处:《唐大诏令集 贞观五年封建功臣诏》:“自我作古,未必专依前典。”

详细解释

继往开来

jì wǎng kāi lái

成语解释:继:继承;往:过去;来:未来。继承前人的事业;开辟未来的道路。

成语出处:明 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卷:“文公精神气魄大,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,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。”

详细解释

遗惠余泽

yí huì yú zé

成语解释:前人留下的恩惠德泽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 挚虞传》:“前乙巳赦书,远称先帝遗惠余泽,普增位一等,以酬四海欣戴之心。”

详细解释

殷鉴不远

yīn jiàn bù yuǎn

成语解释:殷:指商朝后期;鉴:镜子。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。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”

详细解释

英特迈往

yīng tè mài wǎng

成语解释:迈往:超越前人。英俊威武的姿态超越前人。

成语出处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山谷中》:“至东坡则云:‘平生万事足,所欠惟一死。’英特迈往之气可畏而仰哉!”

详细解释

残膏剩馥

cán gāo shèng fù

成语解释:残:剩余;膏:油脂;馥:香气。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。
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 杜甫传赞》:“浑涵汪茫,千汇万状,兼古今而有之,他人不足,甫乃厌余,残膏剩馥,沾丐后人多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述而不作

shù ér bù zuò

成语解释: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;自己并无创新之见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。”

详细解释

萧规曹随

xiāo guī cáo suí

成语解释:萧何定下的政策规章制度;曹参全盘继承。借指后人沿袭前人遗制。萧:萧何;西汉初年丞相;规:规矩;规章;曹:曹参;萧何死后;继任丞相;随:跟随;沿袭。

成语出处:汉 扬雄《解嘲》:“夫萧规曹随,留侯画策,陈平出奇,功若泰山,响若阺隤。”

详细解释

不知甘苦

bù zhī gān kǔ

成语解释:甘苦:甜和苦,多偏指苦。分不清是甜还是苦。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。

成语出处:春秋 鲁 墨翟《墨子 非攻上》:“少尝苦曰苦,多尝苦曰甘,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青过于蓝

qīng guò yú lán

成语解释: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,但颜色比蓝草更深。比喻学生胜过老师,或后人胜过前人。同“青出于蓝”。

成语出处:宋 朱熹《答吕季克书》:“其所著书乃如此,若《原说》者,则可谓青过于蓝矣。”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》:“东坡盖学徐浩书,山谷盖学沈传师书,皆青过于蓝者。”

详细解释

千头桔奴

qiān tóu jú nú

成语解释:上千棵桔树就像上千个家奴。指前人为后人创造财富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遗风余烈

yí fēng yú liè

成语解释:遗风:前人遗留下来的风尚。余烈:前人的功业。前人流传下来的功业和风尚。亦作“余业遗烈”、“遗风余韵”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夫乐本情性,浃肌肤而臧骨髓,虽经乎千载,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。”《晋书·刘颂传》:“如或当身之政,遗风余烈不及后嗣。”

详细解释

遗风余泽

yí fēng yú zé

成语解释: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德泽。

成语出处:《宣和书谱 张彦远》:“此其遗风余泽,沾馥后人者特非一日。”

详细解释

遗风遗泽

yí fēng yí zé

成语解释:泽:德泽。前人遗留下来的良好习气和恩泽。
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母聂氏温国太夫人外制》:“慈和严翼以成其子,使朕得名世之士,以济艰难,其遗风遗泽盖有存者。”

详细解释

遗声余价

yí shēng yú jià

成语解释: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。

成语出处: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名实》:“神灭形消,遗声余价,亦犹蝉壳蛇皮、兽迒鸟迹耳,何预于死者,而圣人以为名教乎?”

详细解释

遗闻逸事

yí wén yì shì

成语解释: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,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。

成语出处: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题记》:“然而只有这一本,虽然浅薄,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。”

详细解释

英姿迈往

yīng zī mài wǎng

成语解释:迈往:超越前人。英俊威武的姿态超越前人。

成语出处:宋·陆游《乡士请妙相讲主疏》:“某人英姿迈往,隽辩绝伦,早集布金之园,久造笑云之室。”

详细解释

踵事增华

zhǒng shì zēng huá

成语解释:踵:追随,继续。继续前人的事业,并使更加完善美好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梁 萧统《<文选>序》:“盖踵其事而增华,变其本而加厉,物既有之,文亦宜然。”

详细解释

翻空出奇

fān kōng chū qí

成语解释:形容诗文、字画等一反前人窠臼,以独特的想象取胜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神思》:“意翻空而易奇。”

详细解释

管仲随马

guǎn zhòng suí mǎ

成语解释:管仲:春秋齐桓公的相国;随:跟从。管仲随着马走。比喻尊重前人的经验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说林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,管仲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,遂得道。”

详细解释

诃佛骂祖

hē fó mà zǔ

成语解释:佛教语,斥骂佛祖,比喻不受前人束缚。

成语出处:元 许谦《与赵伯器书》:“不然,则梯接凌虚,而遽为此诃佛骂祖耳。”

详细解释

呵佛骂祖

hē fó mà zǔ

成语解释: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,就可以突破前人。后比喻没有顾虑,敢做敢为。

成语出处: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宣鉴禅师》:“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,呵佛骂祖去在。”

详细解释

继绝扶倾

jì jué fú qīng

成语解释:继:延续;扶:扶助,扶持。把断绝的接续上,把倾倒的扶起来。比喻继续前人未完的功业,扶助弱小的力量。
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徐旷传》:“将军若欲为伊、霍,继绝扶倾,吾虽老,犹愿效力。”

详细解释

开来继往

kāi lái jì wǎng

成语解释:继承前人的事业,并为将来开辟道路。

成语出处:《诗刊》1978年第4期:“谁都说,开来继往,军民喜悦。”

详细解释

事不师古

shì bù shī gǔ

成语解释: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 说命下》:“事不师古,以克永世,匪说攸闻。”

详细解释

绳先启后

shéng xiān qǐ hòu

成语解释:绳:继承,继续;启:开创,引出。继承前人的,开创今后的。

成语出处:宋·岳飞《题许虎侯像》:“至德显忠,绳先启后。”

详细解释

绍休圣绪

shào xiū shèng xù

成语解释:绍:继续,接续;休:美;绪:前人未完成的功业。指继承前人的美好事业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兴廉举孝,庶几成风,绍休圣绪。”

详细解释

萧曹避席

xiāo cáo bì xí

成语解释:萧曹: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、曹参;避席:起立离座,表示敬意。连萧何、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。比喻政治才能极大,超过前人。
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 李德裕传论》:“语文章,则严、马扶轮;论政事,则萧、曹避席。”

详细解释

遗恩余烈

yí ēn yú liè

成语解释:前人遗留下的恩德功业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王昌刘永传论》:“观更始之际,刘氏之遗恩余烈,英雄岂能抗之哉!”

详细解释

遗芬剩馥

yí fēn shèng fù

成语解释:比喻前人留下的精美文章。

成语出处:明·李东阳《跋〈聚芳亭卷〉》:“而诗书图史,遗芬剩馥,在其子孙者,其来未艾,谓非少保公之贤而至然哉!”

详细解释

遗芳余烈

yí fāng yú liè

成语解释: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傅亮《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》:“遗芳余烈,奋乎百世。”

详细解释

遗芬余荣

yí fēn yú róng

成语解释: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。

成语出处:《宋书 礼志三》:“爰洎姬汉,风流尚存,遗芬余荣,绵映纪纬。”

详细解释

遗风余韵

yí fēng yú yùn

成语解释: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。

成语出处:《朱子全书 治道一》:“此古之君子,所以成尊主庇民之功于一时,而其遗风余韵,犹有称思于后世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以索续组

yǐ suǒ xù zǔ

成语解释:用粗绳去连接丝带。比喻后继者的才学远逊前人。

成语出处: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杂说上》:“贤君见抑,而贼臣是党,求诸旧例,理独有违。但此是绝笔获麟之后,弟子追书其事。岂由以索续组,不类将圣之能者乎?何其乖剌之甚也!”

详细解释

遗休余烈

yí xiū yú liè

成语解释: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。同“遗芳余烈”。

成语出处:宋 欧阳修《尊皇太后册文》:“洪惟有宋,受命造邦,百年四圣,而小子获承之,以继我仁考之遗休余烈。”

详细解释

遗音余韵

yí yīn yú yùn

成语解释:前人作品的余音和韵致。形容作品美妙。

成语出处:《宣和书谱 皇象》:“则又见其遗音余韵,得之于笔墨外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祖述有自

zǔ shù yǒu zì

成语解释:祖述:效法或遵循前人的行为和学说。指效法前人,又有自己的创新。

成语出处:宋·龚颐正《芥隐笔记·作诗祖述有自》:“铿有‘花逐下山风’,杜有‘云逐度溪风’,祖述有自,青出于蓝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自我作祖

zì wǒ zuò zǔ

成语解释:自:从,由。由我创新,不循旧法。指不因袭前人旧例,有所创新。

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谭剧杂札》:“譬如以三家村学究口号歪诗拟《康衢》、《击壤》,谓‘自我作祖,出口成章’,岂不可笑!”

详细解释

转益多师

zhuǎn yì duō shī

成语解释:广泛学习前人经验,不局限于一家,才能开阔眼界,大有裨益。

成语出处:唐·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诗:“别裁伪体亲风雅,转益多师是汝师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