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宿儒: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,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,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。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。亦作“老手宿儒”。
成语出处:宋·陆九渊《语录》:“三百篇之诗,有出于妇人女子,而后世老师宿儒,且不能注释得分明,岂其智有所不若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本指老师受到尊敬,他所传授的道理、知识、技能才能得到尊重。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、庄严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世世代代的老师,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圣人,百世之师也,伯夷、柳下惠是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 咸有一德》:“德无常师,主善为师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改正一个字的老师。指改正别人诗文中的一个字或纠正一个误读、误写的字。
成语出处:明 张岱《与周伯戬之书》:“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。
成语出处:宋 陈善《扪虱新话 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》:“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;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,则又所谓减师半德也耶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良:好;益:有益;有帮助。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。
成语出处:清 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20回:“虽然有那良师益友,苦口婆心的规劝,却总是耳边风,纵有时听得入耳,自己要想发愤为雄,都是一般虎头蛇尾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良:好;诤:敢于直言。很好的老师;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。也指能使人获得教益和帮助的人。
成语出处: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会的人就当老师。即谁会就向谁学习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能博喻,然后能为师。”
详细解释
sān rén xíng,bì yǒu wǒ shī 成语解释: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。
成语出处:唐 贾岛《送贺兰上人》诗:“无师禅自解,有格句堪夸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。即凡有点长处、学问的人都是老师。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夫子焉不学?而亦何常师之有?”
详细解释
jīng shī yì yù,rén shī nán zāo 成语解释:经师:古代教官;人师:为人师表的人;遭:遇到。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,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。
成语出处:晋·袁宏《后汉纪·灵帝纪》:“昭曰:‘盖闻经师易遇,人师难遭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宿儒: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。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。
成语出处:宋·陆九渊《语录》:“三百篇之诗,有出于妇人女子,而后世老师宿儒,且不能注释得分明,岂其智有所不若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,但颜色比蓝草更深。比喻学生胜过老师,或后人胜过前人。同“青出于蓝”。
成语出处:宋 朱熹《答吕季克书》:“其所著书乃如此,若《原说》者,则可谓青过于蓝矣。”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》:“东坡盖学徐浩书,山谷盖学沈传师书,皆青过于蓝者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老师的教诲。
成语出处: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延师》:“学生自愧蒲柳之姿,敢烦桃李之教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师承:相承的师法。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教传授。
成语出处:宋·黄庭坚《次韵秦觏过陈无已书院观鄙句之作》诗:“我学少师承,坎井可窥底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订正一字之误读,即可为师。亦指更换诗文中一、二字的老师。
成语出处:五代 王定宝《唐摭言 切磋》载李相读《春秋》,叔孙婼之“婼”应读“敕略切”,李误为“敕晷切”,小吏言之,公大惭愧,“命小吏受北面之礼,号曰‘一字师’”。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青:靛春;蓝:蓼蓝;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。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;但颜色比蓼蓝更深。比喻学生胜过老师。
成语出处: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研:计研,一名计然,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,善经商;桑:桑弘羊,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,长于理财。形容善于经商致富。
成语出处: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研桑心计于无垠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好:喜欢;为:做;当。喜欢做别人的老师。指不谦虚;喜欢以教育者自居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人之患在好为人师。”
详细解释
yī rì wéi shī,zhōng shēn wéi fù 成语解释:对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,要一辈子当做父亲那样尊重他。
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1回:“你这个泼怪,岂知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,父子无隔宿之仇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谘:询问、商量。请教老师询访朋友。
成语出处: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40卷:“他日斋静,行来出入得诵,更不必斋时,宜谘师访友,思而行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最受老师欣赏的学生。门生;古代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。
成语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,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冰比水冷。比喻学生胜过老师。
成语出处: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;各地都有。桃李:桃树和李树;比喻老师教的学生。
成语出处:唐 白居易《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》:“令公桃李满天下,何用堂前更种花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误导别人的孩子,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。
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9回:“先生犯了这样小错,就要打手心,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,岂不都要打杀么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亦:也;步:行走;趋:快走。原指学生紧紧追随老师;后来形容处处模仿或一味地追随他人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庄周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,夫子驰亦驰,夫子奔逸绝尘,而回瞠若乎后矣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