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圆形的成语

共 24 个成语

方足

fāng zú yuán lú

成语解释:方形脚、圆形头为人的特征,因以指人类。同“方趾圆颅”。

成语出处:《陈书 高祖纪上》:“茫茫宇宙,惵惵黎元,方足圆颅,万不遗一。”

详细解释

方底

fāng dǐ yuán gài

成语解释:方底器皿,圆形盖子。比喻事物不相合。

成语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兄弟》:“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,犹方底而圆盖,必不合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方领

fāng lǐng yuán guàn

成语解释: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,为古代儒生的服饰。亦借指儒生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何逊《七召·儒学》:“方领圆冠,金口木舌。谈章句之远旨,构纷纶之雅说。”

详细解释

方枘

fāng ruì yuán záo

成语解释:枘:榫头;圆凿:圆榫眼;卯眼。方形的榫头;圆形的卵眼。比喻格格不入、不相容、不适宜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持方枘欲内圜凿,其能入乎?”

详细解释

左手画方,右手画

zuǒ shǒu huà fāng,yòu shǒu huà yuán

成语解释:用左手画方形,同时用右手画圆形。比喻两件事都很难做成。

成语出处:北齐·刘昼《刘子新论·专学》:“是以心驻于目,必志其耳,则听不闻。心驻于耳,心遗其目,则视不见也。使左手画方,右手画圆,令一时俱成,虽执规矩之心,由心不两用……”

详细解释

殊趣

fāng yuán shū qù

成语解释:殊趣:不同的意趣。因方圆形状各异,意趣大相径庭。比喻人或事物各异,其意趣或特征也各不相同。

成语出处:《宋书·礼志一》:“今者见生,或年在扞格,方圆殊趣,宜听其去就,各从所安。”

详细解释

拟规画

nǐ guī huà yuán

成语解释:按照圆规画圆形。比喻照老规矩办事,不知道变通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冠方领

yuán guān fāng lǐng

成语解释:冠:古代的帽子。圆形帽方领袍衫。古代儒生的冠服。指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:唐·王勃《益州夫子庙碑》:“圆冠方领,再行邹鲁之风。”

详细解释

规矩准绳

guī jǔ zhǔn shéng

成语解释:规:画圆形的工具;矩:画方形或直角的工具;规矩:圆规曲尺;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;准:水平仪;绳:墨线;准绳:测定平直的器具。比喻言行所依据的标准原则。

成语出处:汉 王符《潜夫论 赞学》:“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的遗后工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箪瓢陋室

dān piáo lòu shì

成语解释:箪: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;瓢:古代装水的小容器。一箪食物,一瓢汤水。形容生活简朴,安贫乐道。

成语出处:明·方孝孺《祭太史公》:“箪瓢陋室,若饫万钟。”

详细解释

箪瓢陋巷

dān piáo lòu xiàng

成语解释:箪: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;瓢:古代装水的小容器。一箪食物,一瓢汤水。形容生活简朴,安贫乐道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

详细解释

箪食壶浆

dān sì hú jiāng

成语解释:箪: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;食:食物;浆:汤用箪盛饭;用壶盛汤;犒劳军队。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,箪食壶浆以迎王师,岂有他哉!”

详细解释

壶浆箪食

hú jiāng dān shí

成语解释:浆:汤;箪: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;食:食物。用箪盛饭,用壶盛汤,犒劳军队。形容百姓欢迎军队
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新渠诗》序:“予方为旅人,不得亲执壶浆箪食,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。”

详细解释

陋巷箪瓢

lòu xiàng dān piáo

成语解释:陋:简陋,窄小;箪: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。住在陋巷里,用箪吃饭,用瓢喝水。形容生活极为穷苦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一箪事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

详细解释

指囷相赠

zhǐ què xiāng zèng

成语解释:囷:圆形的谷仓。指着谷仓里的粮食,表示要捐赠给他人。形容慷慨资助朋友。亦作“指囷相助”。
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:“瑜曰:‘子敬是我恩人,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,如何不救你?你且宽心住数日,待江北探细的回,别有区处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白璧微瑕

bái bì wēi xiá

成语解释:璧: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;瑕:玉上的斑点。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。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;美中不足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梁 萧统《<陶渊明集>序》:“白璧微瑕,惟在《闲情》一赋。”

详细解释

白璧无瑕

bái bì wú xiá

成语解释:璧:古代玉器;扁圆形;中间有孔;瑕:玉表面的斑痕。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。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;毫无缺点。

成语出处: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3卷:“问:‘不曾博览空王教略,借玄机试道看。’师曰:‘白璧无暇,卞和刖足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尺璧非宝

chǐ bì fēi bǎo

成语解释:璧:中有孔的扁圆形玉器。直径一尺的璧玉并不珍贵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。”

详细解释

断璧残璋

duàn bì cán zhāng

成语解释:璧: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;璋:像半个圭的玉器。残缺不全的璋璧。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。

成语出处:宋·孙觌《李茂嘉寄茶》:“蛮珍分到谪仙家,断璧残璋裹绛纱。”

详细解释

箪食瓢饮

dān shí piáo yǐn

成语解释:箪: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。一箪食物;一瓢汤水。指贫苦的生活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

详细解释

鼎足而立

dǐng zú ér lì

成语解释:鼎;古代烹煮用的炊具;多为圆形;三足两耳。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。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;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。”

详细解释

染指于鼎

rǎn zhǐ yú dǐng

成语解释:鼎: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,多为圆形,三足两耳。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。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。

成语出处:《左传 宣公四年》:“及食大夫鼋,召子公而弗与也。子公怒,染指于鼎,尝之而出。”

详细解释

三足鼎立

sān zú dǐng lì

成语解释:鼎:古代烹煮的炊器;圆形;三足;两耳。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。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窦融传》:“欲三分鼎,连衡合从,也宜以时定。”

详细解释

月衔半规

yuè xián bàn guī

成语解释:衔:含;规:圆形。指农历初八、九或二十二、二十三,月亮上弦、下弦的日子。

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公孙九娘》:“生至户外,不见朱,翘首西望,月衔半规,昏黄中犹认旧径,见南向一第,朱坐门石上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